2007/03/30

館藏之價值及影響

館員都知到圖書館藏有文化與知識的寶藏,然而當寶藏堆積如山待處理時(如編目),它們似乎成了一種壓力的貨物。館員在底層意識上要如何看待館藏寶藏(諸家著作)呢?你了解寶藏(或稱之人類的精神產品/思維產物)多少呢?尤其以一種宏觀的視野(社會或哲學的觀點)來省思這些身邊之物?
日前讀到羅欣等人寫的一篇文章--「試述圖書館精神產品價值及對思想教育的影響」(On the Value of Library's Spiritual Product and Its Affects O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羅欣,韓繼章,鄭章飛;(大陸)大學圖書館學報 2006年04期),略過其中關於政治服務的言論,作者以哲學的觀點來談論圖書館精神產品(我將之想作“圖書館館藏著作”吧),我想是值館員(館藏之守門人或中介者)參考的。

[原文摘要]圖書館精神產品是物化了的思維產物,是商品屬性和觀念形態屬性的統一,對讀者思想教育起著決定作用;意識形態的圖書館精神產品對於思想教育主客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具有引導作用。

[原文架構]
1. 圖書館精神產品的社會屬性(具商品及觀念形態的屬性)
2. 圖書館精神產品的價值
3. 圖書館精神產品與思想教育價值的實現
4. 結語

[我的概述及感想] (綠字引自原文)
1. 館藏著作的社會屬性
猶如商品(外在屬性):在市場經濟社會中,著作(精神產品)的產生是為讀者的消費之需,也就是說,創作者創作出產品(作品)後,經由圖書館加工乃進入市場供消費(讀者利用)。

是觀念形態的(內在屬性):館藏著作的內容包含了知識、藝術、倫理、審美、娛樂等價值,其消費是一種觀念形態的消費,這種消費不會隨著它所依附的物質形式(載體)消失而結束,它對讀者的思想觀念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館藏著作具經濟價值,甚為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2. 館藏著作的價值
著作不僅具經濟價值,同時也具社會價值:提高讀者認識自然及社會的能力、獲得真理;獲得知識、技能、生活經驗等以提昇實踐能力;獲得精神的愉悅和審美的享受等。此外,一些著作也具教化、定向的功能與價值。讀者透過消費(閱讀),著作中的思想內容會影響讀者的思想觀念及行為。

3. 館藏著作的影響力(對讀者思想的影響)
具有塑造作用:譬如造型藝術培養了能欣賞它們的眼睛,交響樂培養了能欣賞它們的耳朵..意即館藏的質量與水準會影響到讀者素質的形成與提昇。人創造出著作,同時(館藏)著作也塑造著人。

影響讀者對客觀世界的觀念:館藏著作中的科學理論,其解釋了客觀世界(對象),揭示對象的本質和規律。科學理論影響著讀者觀察世界及處事的的態度與方法。

引導讀者的價值及行為取向
文學及藝術作品往往會影響讀者的道德觀、價值觀等人生觀念

這讓人想到最近一些大眾傳播媒體引起的爭議,圖書館不也像個大眾傳播機構,館藏的提供與傳播(種種服務)有其深遠的社會影響力,因此與館藏的選擇和傳播有關的政策與機制,及背後的館員知能都不可輕忽!

[延伸閱讀]
1.图书馆精神产品价值与类型辨析(罗欣) 
[摘要]衡量图书馆精神产品的价值,主要是运用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尺度.用哲学尺度来衡量图书馆精神产品的价值,就是考察图书馆精神产品对读者的有用性、功能性.图书馆精神产品具有复杂的生产类型,这是图书馆精神产品多样化的基础.

2.图书馆精神产品的特征探析(罗欣,韩继章)
[摘要]只有对图书馆精神产品的性质更好地把握,我们才能认识图书馆精神产品,才能理解图书馆精神产品,才能把握图书馆精神产品的特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