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3

檢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

加拿大溫莎大學最近提出一份“ 評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的背景資料”(ILS Assessment: A Background Document),可視作這項ILS研究的前導參考文件。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或稱整合性圖書館系統)是圖書館運作的命脈,在今天Web2.0 (Library 2.0)的挑戰下,ILS應作怎樣的調整呢?這實在是當務之急的議題。
這份資料從兩方面作陳述:
1)ILS用於學術圖書館的現況及問題…等,
2)從資訊蒐集、傳遞、利用及ILS、OPAC如何適用於將來的環境等方面,來思考圖書館未來的需求是什麼?
這些陳述主要是擷取自Breeding、Calhoun、Dempsey、Paul Miller … 等人的文章(觀點),詳該文件p.7的參考書目(References)。現擇要簡譯這份文件:

1) ILS現況及問題

*ILS是什麼?是個庫藏控制系統 …?
*今天資源量龐雜、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網路,(圖書館)目錄面臨的問題是 --“資源發掘”與“取得資源”是不相同的(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scovery and location)。當目錄成為取得資源流程中的一部份時,目錄在資源發掘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應加斟酌。
*ILS/OPAC是我們(圖書館)工作的中心部份,是我們與館藏互通的主要方式,但ILS/OPAC充分服務使用者了嗎?
*ILS掌管越來越少圖書館的活動,圖書館現在管理的是集合一些小系統的拼湊物,他們運作並非總是配合良好。
*在尋找、發掘、選擇日益增多的館藏資源方面,OPAC設計不佳。它(OPAC)適用於查找及取得某個已知的資料(a known item)。
*針對使用者(發掘資源)的需求,日益期待整合(全域)查詢。
*研究(學術)圖書館大量投資去編製自己的目錄,但使用者查詢時首先想到的是搜尋引擎,而不是圖書館目錄,研究圖書館的投資未能反映需求。
*重覆性工作很多、無法分享共用,當我們步入數位時代,書目(編目)服務的成本花費是(我們)無法支撐的,但現尚未見解決之道。
*在圖書館的工作流程及系統方面,我們花太多精力在維持及整合支離破碎的基礎架構。


ILS市場

○ILS最大廠商SirsiDynix公司推出的新單一平台 --"Rome"[註],其客戶(圖書館)面臨一個困難的抉擇 -- 是否要更換至新系統?
○市場總利潤仍呈現成長。一些廠商在ILS核心產品的利潤下降,而在新的網路界面(new web-based interfaces)及電子資源內容管理工具方面的收益增加。
○在使用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方面有所進展,如美國的PINES聯盟(包括252個喬治亞州公共圖書館)原採用of Sirsi's (現為SirsiDynix)的Unicorn系統,現改用open source發展的Evergreen系統。.

2) 我們將何去何從?我們必需做些什麼?

*圖書館期待的系統是能提供數位內容管理的服務、能處理日益複雜、多樣及龐大的數位資產。
*"圖書館2.0"(Library 2.0)是切合今日使用者的需求及期望的觀念。在任何時候或任何地點,當使用者需要某些資訊時,圖書館要能即時提供取用。
*在不斷變動的網路環境下,我們需將目錄(the catalogue)放在資源發掘及不斷演變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環境脈絡中。目錄需採混合的方式 -- 是地方性(local)數位館藏、共享資源、出版市售資源、期刊文獻…等的發掘工具。圖書館目錄將與其他資源作不同層次的整合 -- 整合查詢(metasearch)、區域系統、Google …等。
*未來可能是:1.系統環境變得更單純。2.ILS廠商將重點轉移朝向電子資源管理、數位資產管理。3.在不同的使用者環境下,資料與服務易於作重組(recombination)利用。

[註] SirsiDynix已於2007.6.23宣佈推出Symphony系統。

[參考資料]
Loran Dempsey's weblog
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rev on 2007/11/2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