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9

雜記(2008/5/29)

飛鏢與標的
有時我們會被一堆呈現在眼前的東西“干擾”,反而忽視在這些東西底下的才是我們真正的核心重點,就如Trump或Borgan所講“The Target Is Not The Weapon”(武器並非是目標)。

當圖書館運用許多Web2.0的工具(如:blog、書籤…等),有時會為缺乏內容及讀者回應(或參與)而煩惱,這時我們是否應反省:我們使用這些新工具/技術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因為這是新趨勢?這些工具很新潁好用?表示一種追求創新的精神與作法…?

其實真正的重點(目標)在於要去了解我們服務的對象/社群及其需求,並謀求以最好的方式來協助他們。我想即使沒有2.0的工具,若具有這種觀念,以1.0的工具何嘗不能達到目標?(當然較費功夫)

David Lee King便舉了例子說明什麼是大目標、什麼是小目標:
一個圖書館欲新設一個部落格,它的目標是一週發文五篇呢、有個很“酷”的部落格呢、分享圖書館最近發生的事情呢?這些都算是小目標,真正的重點是:

以一種很直接的方式與你服務的社群連結
與一個新的、線上的使用者社群連結
與你的讀者展開對話、
成為主動的社區資源中心、
如果上述連結做到了,再想想如何好好地去切合讀者特殊的需求

King以為應將這一項 --“想想什麼是你真正的目標,及如何運用這些新興工具到這個進程中”(figure out what your real target is, and how these emerging tools and trends work into that equation) -- 列入圖書館員學習Web2.0的事項清單中[註1],成為第24項事情。

《業餘者教派》(The Cult of the Amateur)這本書
Web2.0風潮下大量的內容(如:blog、wiki、YouTube影片…)都是由“非專家”(外行人)產製的,菁英主義、理性主義者批評這種劣質的文化[註2], 也有人說是充滿轉貼、缺乏原創、膚淺粗糙、矯情、媚俗、甚至商業性 … 。Andrew Keen便是這類撻伐者之一,他去年出版的The cult of the amateur: 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 (業餘者教派:今天的網際網路如何扼殺我們的文化)一書[註3],即強烈批判blog等Web 2.0文化。(中譯本書名是《你在看誰的部落格?》) 以下收集了一些評論及觀點:

◆先來看看小黑的評論 眾聲喧嘩下的菁英焦慮

◆一位荷蘭的女性社會評論者K. Spaink(部落格)在 A bad case of nostalgia: Critique of Andrew Keen's The cult of the amateur(懷舊的一個壞例子)一文中,為“業餘者”作辯解[註4]:

越來越多人們利用他們私人的素材(像片、影片、部落格文章)的方式,去尋求志同道合的人。人們利用彼此私人的生活去連結(connect)及去學習。事實上,他們是在自身的社會織構(social fabric)或政治層面裡探索,這只能透過公共的場域及過程來達成 … 其次,人們未曾想過網路(效應)是如此巨大。而有些公共場域常被認為是私人或半私密的性質(如,個人部落格、社群論壇等)。現在,社會性網站日漸提供一些功能讓使用者界定私密等級 … 文化不是平穩不動的,而是誕生於傳統與變革的衝突,經由公眾的話語(narrative)及社會的矛盾得以成長…一旦它是平穩又保守的,它將因貧乏而枯竭。

另外她也提到:報紙銷售量的衰退是因為電視及商業廣告影響所致,而非網際網路之罪,報紙應強化內容(content)及讀者群才是。

◆若從極宏觀及中立的立場(或說是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有人認為部落格並非起於一種(社會)運動,而是軟體所造成的效應。[註5] 我想網路效應的因素很大,是“科技革命”,是科技對文化的影響吧!

就如同過去(少數)文人/學者寫日記、一些民俗文藝,今日廣大庶民(業餘者)於網路上盡情揮灑、眾聲喧嘩,在作品表達的個性化程度及自由空間上,今日的網路環境遠遠超過往昔。我想只要真誠、不矯情的書寫(產製內容),就有存在的意義,讓廣大庶民的記憶不致隱沒於歷史長流中。

若站在圖書館的立場,你又是如何看待這些Web2.0文化(或其內容製品)呢?

[註1]先前有人已提出23個應學習項目,參見Learning2.0 (Library Views)。
[註2] 見我為什麼理解戈曼? 游園寫道:“图书馆代表人类通过知识与信息的获取而不断改善自身”及“戈曼之争其实并非1.0和2.0之争,实际上他是一种深层次的矛盾体现,即处于追求现代性的职业理想主义者与所处后现代社会的专业技术主义者之间的观点、价值、理想的冲突...”。
[註3]閱讀該書部份文字
[註4]節錄部分原文:One explanation is that people increasingly use their own private material (pictures, videos, blogs) as a means to find the like-minded. To find people who share their taste in politics, film, music, food, clothes, gardening, travelling, wine, cars, books; or to find people who are going through similar life events. People use one another’s private life to connect and to learn. In those cases, they are actually exploring the social fabric – and sometimes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their life. Indeed, that can only happen through a public process, which in turn makes a public place a logical and legitimate choice. A second explanation, and a slightly more pessimistic one, is that we simply have not managed to wrap our minds around the notion exactly how huge and how public the internet really is. We’re not yet used to thinking on such a grand scale; there is no precedent. Public places are often perceived as private or semi-private: my blog, our forum, our neighbourhood café. But gradually, social network sites are adjusting and are adding tools that allow users to define layers of intimacy: outsiders see hardly anything, acquaintances a bit more, and only to friends all is revealed
…Culture is never stable, nor is it something to be handed down by the few to the many. Culture is born of the clash of tradition and change, it grows and expands through public narratives and social conflicts, it is shaped by comments and clashes, and once it’s stable and preserved, it dies of undernourishment and poverty.
[註5]見
沒有意見/不予置評:Zero Comments (ilyagram blog)文中 G. Lovink所說。

[其他相關/參考資料]
《你在看誰的部落格?:一群打亂長尾、扼殺文化的業餘者》導讀
科技應用乃科技特性與社會文化互動的結果

2008/05/20

微網誌Twitter與圖書館

一位好友(也是館員)問我Twitter是什麼?自己不久前才開始嘗試使用,也在摸索階段,現將一些使用的感想及相關資訊記下,供大家參考。
.
Twitter是什麼?有啥用途?
.
就如Twitter主頁上所說“Twitter是提供你與家人、朋友或同事間的一種服務,經由它你可以知道他們正在做什麼(回答這個問題:What are you doing?)”,當然也可以用來與朋友互通訊息及聊天,這些資訊通常是開放供眾瀏覽;同時也可以讓別人跟隨(follow)你(就像訂閱你的發言),因此Twitter的人脈網絡容易變得很廣。它是一個社會性工具/網站,開放性很高。
因為每次最多只能書寫(發表,post)70個中文字,所以被稱為“微網誌”(micro-blogging) ,它比部落格(blog)更簡短及隨性,或許較適合忙碌的現代人。此外可透過許多行動工具(如:手機),隨時隨地來發佈(post)及接收訊息。想要更了解Twitter,我推薦去看D. FreeDavid Lee King的解說影片,或閱讀[註1]的文章。
.
Twitter裡的話語大多很生活化、很俚俗、很簡略、也很片斷,有時像在碎碎唸、喃喃自語(murmuring),因此其中的訊息脈絡不易掌握[註2];再加上跟隨者(follower)不但有原本認識的人,也有陌生的網友(可能是仰慕者或其他人...),這使得公、私領域較難界定。
.
另外Twitter還能在下面兩方面發揮很好的作用 -- 會議及某事件發生時,例如:最近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舉辦的Punch Party第四次聚會,便用Twitter作文字線上轉播、及最近的四川大地震事件。
.
◇◇ Twitter使用的小知識
.
下面一些小工具或網站或許能讓你使用時更順手:
Google Twitter SearchFlapter Twitter Search:皆提供全文檢索(可用關鍵字去搜尋)
.
Twitterfeed:可透過它來訂閱你的部落格、書籤、或CNN新聞…等,它會將更新的資訊傳送、發佈到你的Twitter頁面上,可用來顯示你的動態。
.
另外Twitio.usTwitThisFoxytunes/TwittyTunes等也會讓你使用Twitter時更加方便(如:可利用快速鍵將你正在瀏覽的網頁(網址)發佈到Twitter上)。[註3]
.
Twitter與圖書館
.
iLibrarian部落格上有篇文章 A Guide to Twitter in Libraries(Twitter用在圖書館的指引),列出Twitter用在圖書館的個案研究、使用Twitter的圖書館名單、混搭工具的清單(Twitter Tools & Mashups )等。另外David Lee King在Twtter Explained for Librarians, or 10 ways to use Twitter一文中談到使用Twitter的10種方式,現舉出其中5種:1. 隨時注意[Web2.0]新工具,它現在雖不起眼,但將來很有潛力(像Flickr就是個例子); 2. 如CNN、BBC皆有twitter feeds(你可訂閱CNN、BBC的新聞,在Twitter上閱覽); 3. 善用Twitter可使新訊息迅速地在群體中傳播或得到回應; 4. 欲了解某人時,不僅可用Google或從他的blog來觀察他,也可檢視他在Twitter上的資訊; 5. Twitter可視為個人記錄的儲存桶(personal note bucket),你可將想要保留的一些隨機的想法,保存在Twitter歷史檔中。
.
利用Twitter將圖書館新訊推送到讀者那兒(讀者只要跟隨[follow]圖書館,就會收到圖書館發佈的訊息),讀者不需一定要造訪圖書館網頁。可看看一些圖書館的作法:UIUC大學部圖書館Casa Grande公共圖書館,及其他一些館。他們大部分提供的是圖書館的最新消息及圖書館blog上的新文章,內布拉斯加圖書館的參考部門(NCL_Reference)則將讀者詢問的問題也post上去。
看來Twitter很適合簡短的問與答,而Twitter廣大、快速的傳播網脈應可好好加以利用。
.
◆其他雜感
.
在書寫(表現)形式、書寫動機、功能等方面,Twitter與blog有許多差異,Twitter的文句過於簡單,語義脈絡無從連繫,這與豐富語義的blog“文章”有很大差別;但Twitter提供了一個,blog不及的,極佳的談話(conversation)場域,是紛雜的,也是真實的。
.
Twitter不容小覰,是充滿可能性的新產物,當其中資料量(或說社群)變得巨大時,想必能發掘出很多有趣的東西(當然擾人的廣告也會趁機而來)。不過,我希望將來會有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匯集個人資訊及產製內容 -- 一種具整合性、可攜性、互動性、更省力(方便)、易用的方式,這可能嗎?
.
[註1] The Big Juicy Twitter Guide(C. Middlebrook)、工頭堅的部落格已死?部落格進化?─淺談Buboo與Twitter的風起雲湧、XXC的蔡元培, 部落格與微網誌、Weller的Whither the blogosphere?(部落圈往何處去?) 、或推推王中的文章
[註2]傅瑞德的twitter:溝通的模式與障礙,這篇文章對Twitter作了許多分析。
[註3] 與Twitter相關的軟體或網站實在不少,除了可查Twitter/ExporeD. L. King提到的,還有:TwitPICTitterprosetwitthat …等等。
.
[其他相關資訊] Why Twitter Matters (BusinessWeek 2008/5/15)
(2008.5.24補充) Twitter出包又增資,Web 2.0全民化的殺手? (Mr.6 blog)
(2008.5.27補充) Twitter Help網頁 ; Twitter in Plain English (很好的YouTube影片解說)
rev. 2008/5/20 23:17 修辭

2008/05/17

四川地震與圖書館界



看到對岸圖書館學會及圖資部落客對此次大地震的反應,很感敬佩。

我祈禱與祝福,亦希望災區民眾堅強地重建家園。







圖: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8/05/13/world/0513-QUAKE_9.html

關注地震關注圖書館(隨時更新)(大陸圖書館學會)
我倡議,我时刻准備奉献!等文章(程煥文@竹帛齋)
除了捐款,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四川地震尋親網”及其他等文章(編目精靈)
Sichuan Earthquake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5/11

學習2.0給圖書館的啟示

看到Educause Review上的一篇文章Minds on Fire: Open Education, the Long Tail, and Learning 2.0,其概述了Web 2.0對(高等)教育的影響,以及支持學習2.0的新生態系統。我們觀察教育的改變趨勢及人們學習趨向的轉變,應可提供圖書館重新思考自己定位及方向(或策略)時作參考。
.
學習2.0(Learning 2.0)
Internet對教育最大的衝擊是它能支援及擴展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的各個面向。Internet是個全球性的平台,透過它可取用無數各種的資源。Web2.0的興起已使得原本注重取用資訊轉移到注重接觸他人,同時它創造了一種新的參與式媒體,能很好地支援各種學習模式。
.
何謂“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我們對內容的了解是一種社會性的建構(socially constructed),即透過與他人(對內容或問題)的對話與互動而來。重點不在我們學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學習[註]。笛卡兒(Descartes) 的知識與教育的觀點一直以來對教育界有很大的影響,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但社會學習的觀點則是“我們參與,故我們(存)在”(We participate, therefore we are)。現在我們將焦點從主題內容轉移到學習活動及人際互動,因為內容(content)是環繞著這些活動的。更重要的是:你掌握了某領域的知識,不僅是你學習關於該主題的知識,還要學習成為該領域的一個參與者,就像師徒制、學校的實習課程、或虛擬社群的參與實作。
.
學習2.0不僅適合現代人較頻繁之職業及專長的異動、亦適於終身學習、及面對不斷變動社會的需求。
.
在2.0的開放環境中,內容的創作及其過程可是可見的(visible),能讓眾人進行評閱(critical reading)。過去的學習流程是由learning about到learning to be,現在則是相反方式,如下圖,經由參與社群(團)在學習隱性知識中習得顯性知識。



圖取自原文http://connect.educause.edu/Library/EDUCAUSE+Review/MindsonFireOpenEducationt/45823
.
透過許多社會性網站的人際連結關係成為推廣教育的新方式。網路科技進步促成了學習2.0,不僅可方便線上取用資源/工具,同時也創建了一種參與式架構,它支援學習者社群。Web2.0是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基礎架構,它為情境式理解(a situated understanding)奠立了基石。

圖書館支援非正式的學習(informal learning),也是知識被創造、儲存、傳播的實作場域(practicums)之一。我們需要去建構分享、分散式、反饋式的實作場域,在此人類經驗被聚集、檢驗,並再生。

圖書館將如何回應?
圖書館如何回應這種參與式學習(/活動)的需求呢?如:設置開放空間(information commons)、圖書館部落格(雙向溝通)、讀者對書目資料的參與(加tag、評論等)…
圖書館不僅是資料、資訊、顯性知識的場所,更應助長隱性知識的流動與轉化吧!

[註] 原文:What do we mean by “social learning”? Perhaps the simplest way to explain this concept is to note that social learning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our understanding of content is socially constructed through conversations about that content and through grounded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with others, around problems or actions. The focus is not so much on what we are learning but on how we are learning.

2008/05/02

code4lib年會的一些議題(二):RDA問題探討

Karen Coyle2008.2.27code4lib年會中的專題演講“R&D: RDA in RDF or: Can Resource Description become Rigorous Data?”[RDARDF表達 或:資源描述能變為嚴謹的資料嗎?](投影片下載影片),由Coyle的解說讓人更了解編目要過渡到語義網路的環境中,其中有哪些問題及可能的解決途徑。現摘譯這場演講投影片的重點:

傳統編目(AACR)的弱點

傳統上,在AACR指導下,編目是以文字陳述的形式來表達(cataloging is expressed as text)到了以MARC表述時,它仍然是一些字串(text string)的集合,是給人看(讀)的、不是供機器來處理的,MARC並不是供電腦資料處理的記錄(record)

新編目規則RDA的誕生

RDA的目標為:1. FRBR為框架,是實踐FRBR的第一個編目規則2. 希望簡化,鼓勵其他社群[如:博物館、檔案館等]來使用。3.RDA並不以資料的呈現(display,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為重點,[而以儲存及處理為重點]4.編目員建立的書目資料(稱之“元素”,elements)將能供電腦處理

RDA的問題:目前RDA研擬出的草案太過繁複,且仍然指引使用者去建立文字字串(字串不適機器處理)、RDA中一些控制詞彙(controlled vocabularies)MARC中的控制詞彙是重疊的、另外,這些詞彙嵌在RDA文內,要更新他們[指詞彙]不容易。

採語義網的方式

一個現代的編目規則不能以文字陳述為基礎(text-based),而是要以一個紮實的框架為基礎,它在現今電腦環境中是能被支持的(supported)。因此,我們構想如何利用語義網的原理,來讓圖書館的(書目)資料在網路環境中更能被看到(visible)及更有用。

---都柏林核心集新加坡框架 (Dublin Core Singapore Framework) [註1]
在利用語義網的一種架構 --都柏林核心集新加坡框架(參見下圖),我們可以了解RDA在整體架構中的地位(角色)。



Dublin Core Singapore Framework圖取自 R&D: RDA in RDF… (Karen Coyle) p.19


DC新加坡框架分為三層:
◆最底層為基礎層(foundation stds):包括資訊技術(IT)方面的一些相關標準(如RDF)
◆中間層為社群(學科)領域層(domain stds):你需清楚定義你的學科領域(如:metadata是用於“圖書館及檔案資源”這個領域),且需要有領域的功能需求、及正式界定的metadata詞彙集(metadata vocabularies)
◆最上層為應用綱要層(application profile):在同領域內的不同使用者,可以依需要有不同的詞彙集(vocabulary set)。

最上層的RDA是個“使用指引”,告訴我們如何取決著錄的元素(值);FRBR可涵蓋functional requirements及domain model。中間層的metadata詞彙集,其中詞彙是源自RDA中,原隱蔽不顯,現將其闡明並以RDF表述。

RDA詞彙集計畫(RDA Vocabulary Project)

RDA與DCMI會議後,RDA詞彙集計畫便開始進行[註2],它將分析RDA中的資料元素(data elements)、以RDF形式的詞彙來表明這些資料元素,並給予URI[註3],然後在登錄註冊系統中登記。(參見投影片 p.24-25)。

然而在分析及界定這些詞彙時遭遇到一些問題(如:一個資料元素[例如:正題名,title proper]在編目中有許多功能 – 書名頁的代替者、檢索點、顯示、排序等),這就產生了問題 -- 因有不同的功能,是否需訂定多個資料元素[element]呢?)

經常未被回答的問題(FUQ, Frequently Unanswered Questions)

Coyle最後提出了幾個“經常未被回答的問題”(FUQ),現僅列出其中主要的四項:
1. FRBR是一個對的(適用的)觀念模型嗎?(她不知道,但RDA可作為FRBR觀念的實際測試)
2. RDF是適合的格式(format)嗎?
3. 這將取代MARC21嗎?(不會,我們並不是在製訂“記錄格式”[record format])
4. 誰在管理?事情如何決定(定案)?
---------------------------------------------------------------------------------------------

看完Coyle的投影片覺得RDA的製訂過程中,有兩批人馬 – JSC負責RDA內容本身,而“詞彙集計畫”又是由不同的人來負責,其間的協調運作令人關注。此外如何突破傳統編目概念,在網路環境邏輯下重新構思新的編目方式及相關架構,藉由國外的一些發展新訊想必有助我們作思考。

[註1]都柏林核心集新加坡框架(Dublin Core Singapore Framework),全稱為(DCMI) The Singapore Framework for Dublin Core Application Profiles,可參見“新加坡框架(Singapore Framework)”(Keven's blog)。
[註2]見DCMI/RDA Task group wiki
[註3]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統一資源標誌符) ,也可參考什麼是uri 什麼是url 兩者的關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