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7.4.30--5.1於倫敦大英圖書館舉辦的“[RDA]資料模型會議”([RDA] Data Model Meeting) (大英圖書館訊息) (DCMI Lib wiki網頁),有來自RDA及DCMI[1]兩方專家計9人參與,檢視RDA與詮釋資料模型間的配合問題(A meeting was held which examined the fit between RDA: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and models used in other metadata communities.)。會後宣布稿中有三項重點:
一、建議(Recommendations)
RDA與DCMI應共同合作,建議尋求經費以發展(建立)RDA應用綱要(RDA Application Profile)[2],尤其要做下列事情:發展 RDA Element Vocabulary[3]、以FRBR及FRAD為基礎,發展 RDA DC Application Profile、使用RDF/RDFS/SKOS 來揭示RDA Value Vocabularies。
二、(預期)成效(Outcomes):圖書館社群將獲得一個詮釋資料標準,它與網路架構是相容的、與其他語意網計畫(initiatives)是充分共通的;DCMI社群將獲得一個圖書館應用綱要,它是以DCAM及FRBR為基礎的;語意網社群將獲得一個重要的共用資源--經縝密構思的詮釋資料詞彙—供再利用;對RDA的提昇(?)(uptake)。
三、進一步的建議(Further Suggestion):建議DCMI及DC應用綱要的開發者使用如FRBR類的觀念模型,作為描述智慧或藝術創作的基礎。
.
RDA架構面臨重整
(應說書目標準[bibliographic stds]的架構將重整)
.
何以如此? Coyle & Hillmann的一篇文章章中提及:製訂中的RDA讓圖書館失望,因它仍以舊觀念為基礎及缺乏圖書館界的支持。在ALA評論RDA部分章節新草案時說:ALA對RDA的製訂過程及有能力訂出個可行的標準上,有益多信心危機。ALA並建議採由上而下的製訂(發展)方式(Adopt a top-down development approach)…等等。意即先訂出大架構、方向而非細節,宜先有共通原則、再定細則。
.
重整為何樣? 在futurelibWiki網站正在討論未來書目處理的框架(Framework for a Bibliographic Future),Coyle等四人提出的草案(模型) 中規劃出四個層級,由底層往上分別為:Abstract Metadata Model → Domain Model → guidance → Encoding,其中的guidance 極為關鍵,它不僅指引編目者,同時也能(以一種人們能了解的方式)描述資料元素的語義。 [4]此外還有Dempsey等人也擬構 了框架。
.
對編目現狀有何影響?
Coyle說目前尚對現有的編目工作或end users/cataloger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影響,因為此舉(指重整RDA)是在擘劃RDA的深層背景的東西("deep background" stuff)。至於對自動化系統的影響(使用不同的資料格式)可能還有一段(數年)時間。另會影響到MARC或MODS嗎?她認為若前進至MARC2.0或MODS2.0會讓我們在資料相容性及資料再利用上有更大的空間。[5]
.
疑慮者的問題
Riley的文章中提到:希望不是將RDA製訂為一結構標準(RDA原本是一內容標準的東西),不然勢必將喪失原本的使用者。(“I really hope this doesn't mean this initiative is planning on creating a structure standard out of RDA, which is a content standard. If whatever harmonization happens here happens on RDA as a structure standard, you've REALLY lost all regular RDA users…”)。[6]
.
[1] DCMI為Dublin Core Metadata Initiative(都柏林核心詮釋資料組織),可參考詮釋資料格式(Metadata)規範(國圖編) 或吳政叡老師的都柏林核心集網頁。
[2]application profile或譯為應用規範,可見DCMI Glossary的解釋 。DCMI訂有Library application profile。
[3]參見Karen Coyle's Astonishing announcement: RDA goes 2.0一文。文中Keren訪問了與會者Diane. Hillmann,Diane提到:RDA的指示說明(instructions)將不會受到影響,但會將正式的資料元素字彙(formal element vocabulary)分出來,使用者可能不感覺它的存在,而是藉由RDA的線上版來連結查詢其定義。Coyle最後說:圖書館正無縫地與語意網融合(Imagine a library that is seamlessly integrated with the semantic web.... we seem to be on our way.)。
[4] Abstract Metadata Model似Dublin Core Abstract Model (DCAM);
Domain Model,例如圖書館界採用的FRBR model。可將之形式化而訂出如'Element Set'、 'Element Vocabulary'等表綱,如DC的’Dublin Core Element Set’;
guidance,如傳統使用的編目規則;Encoding應指data formats(機讀格式)。
[5]同上面[3]Coyle文章後段 comments 所述。
[6] structure standard vs. content standard~~
詮釋資料的組成結構,通常認為是:
資料結構/語意(Data Structures/Semantics):如,DC, CDWA, EAD, MARC…
資料值/詞彙(Data Values/Vocabularies):如,AAT, ULAN, LCSH
資料內容/語法(Data Content/Syntax):如,AACR2, ISAD
[以上取自後設資料(Metadata)標準與個案的實際應用(陳淑君)]
.
[其他參考資料]
1. 元數據的互操作(Medata Interoperability. Trends)(曾蕾) (ppt) 或Metadata Interopera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pt.I, pt.II)(曾蕾等)
2. 应用纲要的创建(ppt)
3. DC元数据规范中文文档 (Keven's blog 2006/11/08) 或 2007/05/10, 2006/03/19~03/26 …等博文。
4.[5/23補充:]之前陳和琴老師曾寫 “新內容標準RDA初探”(摘要)
.
1..... 2
圖1 & 2: 元數據的互操作(曾蕾) p.69, 70
-------------------------------------------------------------------------
2007/05/19補充:“Structures and Standards for Our Bibliographic Future”(ppt)是 Diane Hillmann在2007.5.9的LC 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 芝加哥聽證會上的簡報,其中講到一些RDA Element Vocabulary, Value Voc., Legacy Voc., RDA Application Profile等的意義,也可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