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5

混雜資訊的組織

甫出版的一本顛覆傳統秩序(order)觀念的書--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The Power of the New Digital Disorder(一切都是混雜:新數位世界之混亂無序的力量)為David Weinberger(wiki簡介)[1]所著。也是再一次衝擊傳統資訊組織思維。[2]

看到有三篇書評[3]及ilyagram的blog文章,其中能代表圖書館觀點的應是ALA TechSource's “Weinberger's Well-ordered Miscellany”by Karen Schneider。綜合其大意如下:

大混沌時代再臨(Chaos is come again)
Weinberger提到三種秩序(order)觀念:第一種秩序為一物件同時間點只能存在一個地方;第二種秩序就像舊的卡片目錄,秩序是有用處的;而作者的重點則放在第三種秩序(the third order) -- 是關於[物件間]豐富的關連性,其價值是超過貧乏的分類系統[4],且第三種秩序是與圖書館界做事的方式是完全相反的。評論者Karen以為最令人困擾的、同時也是最有趣的是:作者說“混亂是優點”(messiness is a virtue),例如Flickr等社會性服務網站使用者建立的詮釋資料愈混雜、有愈多關係存在,也會變得愈有含義。

Karen對作者的一些看法似乎不以為然,認為作者對圖書館的了解似停留在卡目錄時代。她並說這是一本危險的書,最危險的不是作者所說的這些顛覆圖書館界資訊組織思維的話,而是我們不去聽這種話語。

至於另二篇書評較站在資訊科技的角度,Zuckerman提到:這不僅是本談分類的書也是本哲學書,是關於知識的形態(the shape of knowledge)及當資訊由紙本移至網路時,它如何改變了我們組織資訊的方式及我們的想法。我們在組織資料時傾向以資料的實體位置(單一位置)作考量(we tend to organize data in terms of its physical placement),這影響及傳統層屬分類思想。作者告訴我們將樹葉儘可能放在很多樹枝上,建立一棵樹像超連結的樹葉堆( "put each leaf on as many branches as possible", building a tree that looks more like a hyperlinked pile of leaves.)。

Doctorow則提到在電腦與網路環境下,一物可置於所需放置的多個地點,可說是一種對真實宇宙形態的方便權宜性偽裝。階層(hirearachy)組織的觀念與作法是無所不在,現都將受到Internet的衝擊。舊系統的偏見(不公平)被揭露,新形態的知識(a new kind of knowledge)更忠實呈現真實世界的混亂、茂盛的線絡。Internet的混雜不同於一般者,而有其特殊性,它可用來表達世間事物的意義(messiness can be used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如Flikr的標籤(tags)經彙聚、分析可構成某種含義,有利於資訊查檢。
------------------------------------------------------------------------------------

雖未讀到這書,但從書評中似已略窺作者訴求的重點,在電腦網路環境下,一物可與其多個化身同時存在、可歸屬多個不同的類別,物件(或知識)間與關係線絡是密密麻麻的,這不是因電腦網路環境才如此,自古即已存在,只是網路科技將這種關係更張顯出來了。而真實世界就是混雜messy的,乃需更多對語言、知識、科技的探究、分析及處理,以便讓這種混雜變得具有意義(to make sense)。
.
當探討分類、種類(category)時似乎免不了會涉及哲學及“知識”(knowledge)到底是何物的問題?我們不妨也參照一些其他的論述/觀點,或幫助我們思考問題。邱子恆曾寫“圖書資訊分類架構在組織與呈現知識上之應用”,其中說到:
“任何新的想法,只有當其與已存在的知識有了關聯,才可能成為新知識。也就是說當資訊有了結構性,才能提升成為知識。因此,概念、資訊、知識、以及分類本質上是連結在一起的。…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更進一步地認為:「分類就是知識(all knowledge is classification)」。而用分類的方式來組織人類知識之目的,主要是希望協助個人達到記憶上的經濟性、進而可以更容易地檢索到資訊、並描述與建構相似物件之間的關係、而且用簡明的方式來呈現這些關係。” (p.2)又提到“若要由資料轉化成為資訊的層次,需要有脈絡化、歸類、計算、訂正、以及濃縮等5C(contextualized、categorized、calculated、corrected、condensed)的加值活動,而從資訊再轉化成為知識的層次,則需要有比較、知曉因果、關聯、以及交流等4C(comparison、consequences、connections、conversation) 的加值。(p.4) …在設計組織顯性知識的系統時,若能掌握知識在被使用時的情境脈絡,對於分類系統的設計將有很大的助益。”(p.12)

什麼是網路時代“知識被使用時的情境脈絡”?HYPERLINKING、GRANULATED … 嗎?線性扁平的傳統分類及組織方法已不適用於網路環境了。Weinberger這書是辯明一些網路環境的特性,這些看起來混亂的東西(messiness),應可指望語意網(Semantic Web)來解決了吧。



.

Visual Thesaurus中"class"一字的語義關係
.
[1] David Weinberger是技客、評論專家,是企管重要暢銷書「破繭而出:網路時代扭轉傳統企業思考的95項宣言」的作者之一。
[2]知識/資訊的messy或稱rich、關聯性、folksonomy…等問題圖書館應已了解並在謀對應之策了吧。
[3]另二篇評論出自資訊界:Zuckerman'sDoctorow's
[4]The third order is about the richness of relationships, the value of more over less, and—by implication—the arid sparseness of categorizing systems that insist on impossibly unambiguous definitions and neat, clear-cut borders.
.

[延伸閱讀]
以知識探索為本之知識組織方法論及研究分析(陳亞寧等)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游园惊梦 blog文章) 2007.8.6補充

[補充2007/05/27]
這本書的網頁有書的序言、第一章、書評彙集...等資料。
另在Google Video看到Weinberger演講的影片(網址):
Google Tech Talks "Everything is miscellanious" 57分鐘2007/05/10
[摘要] David Wienberger's new book covers the breakdown of the established order of ordering. He explains how methods of categorization designed for physical objects fail when we can instead put things in multiple categories at once, and search them in many way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