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Librarie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ibrarie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04/24

地球日@圖書館

2011.4.22地球日@台灣圖書館似乎是靜悄悄的,注意到台大圖書館結合地球日及書香日(4.23)的捐書活動;而美國圖書館協會(ALA)[1]及Google都有相關訊息及自我省思,表達了與全球愛地球日不脫鉤。

圖書館建築與設備除朝向綠建築、更環保,圖書館也可提供社區民眾環保相關課程或活動,除此之外,館員在作業上如何更環保呢?

近來電子書(ebook)的爭議與話題燃燒[2],也讓人聯想到電子書和紙本書的環保問題。在 Will Ebooks Jeopardize the Carbon Reduction Goals of the Book Industry? (電子書是否妨礙了圖書出版業的碳減量目標呢?)一文提到:一本書會產生4.01公斤的二氧化碳(所謂「碳足跡」)[3];電子書閱讀設備(平板電腦) iPad 的碳足跡量高達130公斤…[@-@],看來數位閱讀時代若要環保,不光是圖書館、圖書出版業的意識與努力,且需機器、設備廠商能配合才有效果。

又,就如今日手機幾乎人人有,但仍有人無經濟能力或不願擁有;數位閱讀時代又如何使每人都用電腦或皆有電子閱讀器呢?這有著不可消弭的數位落差問題,看來只要紙本圖書有需求存在,圖書館的紙本館藏仍會繼續存在。

數位閱讀的確便捷、可減少紙本印製,但在紙本、電子書混用及消長之中,值得我們來觀察及研究這些知識載體之整體對環境的影響(如碳足跡的消長)。

[1]  This Friday is Earth Day (April 22), an opportune time to remind people in your community that libraries do their part when it comes to reducing, reusing and recycling.
[2] 見http://chinese.wsj.com/big5/20110421/tec072230.asphttp://libraryviews.blogsome.com/2011/03/02/1026/
[3]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代表一件產物或事件,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舉例來說,太陽能車與電動車雖然表面上不會釋放二氧化碳,但是生產太陽能矽晶板所需的高能量以及電動車驅動需要的電力都需要發電廠提供,而目前世界上發電的主流仍是火力發電(台灣至2000年底,水力發電佔15%,核能發電佔17%,火力發電佔68%,參考文獻三),火力發電所使用的都是石化燃料。因此乍看之下電動車利用插座充電即可,相當環保,不過這只是將二氧化碳釋放的位置轉移至發電廠,而且還要考量二次能源轉換效率的消耗。一般車輛燒汽柴油是將化學能轉變成動能;電動車則是發電廠燃油的化學能先轉變成電能,再轉變成動能。這代表著我們要了解事物是否環保不能只看耗能表面是否產生二氧化碳,還需要考量能源背後或能源相關物材生產的過程。”(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3321)

[其他相關資訊]

世界地球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5%9C%B0%E7%90%83%E6%97%A5

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5%9B%BE%E4%B9%A6%E4%B8%8E%E7%89%88%E6%9D%83%E6%97%A5

Eco-Libris: Plant a tree for every book you read (http://www.ecolibris.net/index.asp)

「世界書香日~閱來閱美好-借閱好手暨閱讀環境與設備升級計畫執行成效優良圖書館」表揚典禮 (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4435)

2011/03/19

日本地震受災圖書館

上篇文章(慘烈的地震)提到仙台媒體中心(Sendai Mediatheque, せんだいメディアテーク),其受災情形可見下面的影片及照片:


















 
http://yfrog.com/h7purdbj   倒落滿地的書籍
 



















檢視較大的地圖
這圖是各圖書館災情通報 (點選氣球或檢視較大地圖)

誠如「閱讀使人堅強」這句話,希望日本的圖書館同道們在重建家園及場所的路途上,也給予災民精神上更多力量!

[相關資訊]
網友匯集了日本各地圖書館、博物館等受災訊息,可見 → 図書館の被害画像(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Earthquake Damage to Libraries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en&sl=ja&tl=en&u=http%3A%2F%2Ftogetter.com%2Fli%2F110567&anno=2)(可選翻譯的語言)

圖書館災情可見 → 東日本大地震による図書館の被災情報・救援情報(http://www45.atwiki.jp/savelibrary/ )

書架倒塌圖片 (http://togetter.com/li/110820)

Video: Violent shaking but no real destruction at Toyo Ito's Mediatheque in Sendai (L.A. TIMES)
東日本大震災への対応 (日本図書館協会)

(2010.4.5增補)
陳書梅. 論繪本對震災區兒童心理重建之作用. 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屆國際論壇, 2009

[摘要] 相關新聞報導,在512四川震災中,12歲以下的兒童在乃是心理受創最嚴重的一群,而閱讀兒童文學作品,能使遭逢情緒困擾的兒童忘卻現實之不愉快,進而紓緩其負面情緒,此即為「發展性書目療法」(Developmental Bibliotherapy)之精神。爰此,臺灣大學圖書信息學系與國家圖書館發起「送兒童情緒療愈繪本到四川」之項目活動,結合臺灣圖書信息、心理衛生與心理諮商及兒童文學等各界專家學者組成選書小組,挑選50種具情緒療愈效用之繪本,并出版《兒童情緒療愈繪本解題書目》,作為導讀手冊。希望未來能將所選繪本與該解題書目送至四川等震災地區,使災區兒童透過繪本閱讀達到心理重建之目的。

2011/03/13

慘烈的地震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重創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福島、岩手等縣),經由媒體看到災情慘重 :


  
















記憶中宮城縣的仙台媒體中心(Sendai Mediatheque) (內含市民圖書館)是知名建築師伊東豐雄的傑作,itc文章中提到館內管柱設計是斜的,有助於平均抵抗風力、地震等帶來的水平力 ... 且該館離海岸有段距離,希望沒有受創太大,更希望災區民眾能堅強重整家園,為他們祈福!



檢視較大的地圖

[相關資訊]
2011 Japanes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Google Crisis Response)
http://www.google.co.jp/intl/en/crisisresponse/japanquake2011.html

從九二一大地震淺談圖書館建築之設計與管理(http://www.ntl.gov.tw/publish/suyan/46/5.htm)

從921集集大地震談圖書館建築與安全設施 (http://www.ntl.gov.tw/publish/suyan/42/text_04.htm)

2010/12/15

關注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

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網站)即將於本月底召開,這項間隔十幾年才召開的會議,對台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也是向圖書館界的主要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提出重要政策建議的時機,因此十分值關注。這次會議歷經三年多的規劃(見「會議緣起」) ,會議目標“旨在結合圖書館事業有關之政府主管機關、圖書館教育工作者、資訊界人士及圖書館從業人員等多方之力量,全面剖析、檢討當前圖書館事業所面臨的困境與諸多挑戰,並配合國家建設、社會需要,前瞻未來十年發展之趨勢,研擬全國圖書館事業中長程發展計畫,以供決策單位採行實施…”。

其中幾個議案特別令人關心: [附註為我所添加]

議題一「法制及組織」:

案由一 我國圖書館法已實施九年,其中有若干條文尚未落實,另有關各級圖書館設立與營運基準亦陸續頒布,仍有部分未落實,建請落實圖書館法及各級圖書館營運基準,請討論。[註1]
[相關政府執行單位:文建會、教育部、銓敍部、經濟部、各縣市政府文化處(局) 及教育局(處)]

案由二 建請政府於中央設置專責的部門或委員會,並將直轄市立圖書館及各縣市立圖書館,改制為縣市政府一級單位,鄉鎮圖書館納入各縣市立圖書館系統,成為縣市立圖書館之分館,請討論。[註2]
[相關政府執行單位:文建會、教育部、內政部、銓敍部、各縣市政府文化處(局) 及教育局(處)]

案由四 圖書館專業人員的任用應符合專業資格要求,專業資格應配合時代需求重新訂定,並建立圖書館專業認證制度,請討論。
[相關政府執行單位:考試院、教育部、人事行政局]

--------------------------------------------------------------------------
這項會議限受邀者及受邀單位人員參加;其他人士若有建議僅能在會議網頁上或社群網站 Plurk 上提出。對無法/無緣與會者而言,這些作法似乎開放,但實際上運作不起來。真該好好借鏡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的做法(如:意見發表到大會討論、分區座談會、網路論壇等)。

令人納悶的還有:
各議題僅列出案由,有些相當籠統,缺少說明,何不公開研析的背景/參考資料,以供圖書館界各階層人士及關心該議題者有較多了解。
對圖資界的核心工作(技術服務/資訊組織/編目)近年來面臨巨大挑戰,此問題隻字未提?沒有對策?
教育部對這次會議重視程度如何?其網站上看不到任何訊息;學會的態度及立場又為何?其網站首頁連會議的logo及連結都沒有!

如何凝聚圖書館界本身的共識、讓更多圖資人發聲,是不能不正視的問題!

雖如此,仍期待學者專家代表們勇於發聲及爭取、突破困境、為台灣圖書館事業開創新契機!

--------------------------------------------------------------------------
往前走、也回顧歷史:

領航文件之必要--兼為「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研擬過程報告 (吳美美)
柒、《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的主要訴求
《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主要建議,共分為政策面、資源面、經營面和專業面四方面陳述:
一、政策面,期待政府儘速就下列四項,健全圖書館服務的環境:
(一)建立法制管理基礎,訂頒修改圖書館相關法規標準
(二)健全各類型圖書館組織及輔導體系
(三)設立圖書館事業發展與研究基金
(四)整體規劃建立各學科知識服務系統

百年來的台灣圖書館事業 (王振鵠)
台灣百年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先導計畫)
從美國NCLIS 看臺灣的圖書館事業發展委員會 (楊美華)
「圖書館事業發展三年計畫」(九十二年圖書館年鑑) p.56
聆聽圖資青年的聲音:圖資青年論壇會前活動雜感 (秋聲Blog)
●  2009圖資青年論壇 彙整 (chchen@chia hsiang's blog) 
  

註1:圖資相關法規(學會)、「圖書館法」(90.1.17) (法規條文) (維基百科解釋)

註2:可參閱 我國圖書館事業近十年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楊美華) p.18
伍、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之困境
“二、圖書館組織及輔導體系尚未健全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需要強而有力的主導單位,然而,目前的機制,猶如多頭馬車,國家圖書館隸屬教育部社教司、大學圖書館由高教司督導,公共圖書館又歸文建會管轄,常有三不管地帶。未來應予統合以建立完善的輔導體系,使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有依循的準則,促使各類型圖書館具有獨特資訊服務的競爭力。”

2010/05/01

圖書館如何轉型?(觀察記之一)

關注這個案例:

●「社資中心刀下留書」聲明稿
 http://blog.roodo.com/nccugsa/archives/11909819.html (政大研究生學會部落格):
“...校長裁示「社資中心空間利用,先設定短期目標於明年6月前下架15萬冊,下架之書冊,請圖書館委員會討論篩選機制與淘汰書籍之後續處理。勻出之空間可供研究團隊進駐使用……」在此我們必須提出質疑...”

;及政大研究生學會部落格上更多相關文章

●政大社資 清舊書惹爭議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40352 (聯合新聞網校園博覽會)

●社資中心轉型規畫說明
 http://www.nccu.edu.tw/news/detail.php?news_id=1865 (政大校園新聞)

●社資中心歷險記 by 艾維斯(http://www.flickr.com/photos/elviskkk/3949595416/ )

2008/06/25

館長聯席會議與大學圖書館

九十六學年度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議」已於97年(2008年)5月15至16日於台中中興大學舉行,這是高等教育機構的圖書館之最高行政決策者的會議,相信圖資人都想了解大學圖書館館長們關心什麼、談論些什麼、或決定了什麼。會議結束已一個多月,但在網路上似乎未見談論(或評論)此次會議?這會議很重要,我看了部分實況,以下是一些感想:

近幾年的聯席會議邀請國內、外專家對圖書館新趨勢作報告及演講,很有前瞻性(例如這次的演講就很精采、具參考價值);聯席會的常設小組運作漸趨成熟;還有會議資料的彙整及公開化,這些都讓人感到欣慰。但大學圖書館的一些問題仍讓人疑惑:

1. 無疑地,在圖書館界大學圖書館具有標竿及領導作用。參閱「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圖書館年鑑」(PDF)中“大專校院圖書館”這部分的介紹,可對大學圖書館有個基本認識。值得注意的是:大專校院圖書館的“貧富懸殊”問題[註1] ,我想對弱勢圖書館應提供更多協助才是。

教育部自2006年(?)起的“5年500億打造國際一流大學計畫”,還有“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註2] …等,許多圖書館因此受惠,無不趁此良機更新設備 … 種種。但這種非常態性大量經費的撥給,有利也有弊。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和教育一樣,應有長期、全盤性的規劃,而非刻意造就一些明星大學或圖書館,應追求全面性的成長。

針對上述教育主管單位“物競天擇”的作法,一種大專圖書館間的橫向連結就十分重要。誠如會上一位館長所說--“合作是唯一的策略”,尤其對小館而言更為重要。聯席會本身即意味著館際間的互動與合作,例如推動各種聯盟,使大家受惠,希望能互助互利,卓然有成。

2. 關注圖書館更多的層面與問題:由歷年會議議題及討論的提案來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經費及採購相關問題(如:期刊訂費上漲、合作採購)、資訊科技的衝擊(如:數位館藏、e化)等議題常被討論,今天的圖書館正處於變動與轉型時期,是否還有一些關鍵議題應予重視及探討 [註3]

3. 館長異動頻繁:聽到會議上有“因為館長更換頻繁,不易(作)長久的承諾…”的說法,令人很感慨。若再看去年的一份報告(「館長經營理念」問卷調查報告/閔蓉蓉館長) [註4] ,不禁思索圖書館如何永續經營?圖書館的領導人(館長、副館長)、文化、制度的關係及如何維繫?

[註1] 不同規模圖書館讀者所配得的(圖書資料)經費額度不一,最少為214元,最多為11845元,差距達55倍(參見年鑑 p. 75 )。
[註2] 也可參閱
九十六年圖書館年鑑 p.81-84
[註3]經營者的經營問題,除顯而易見、實際者之外,一些底層問題,如:管理面(組織管理、制度等)、圖書館學(資訊組織等),也值探討。
[註4]有趣的數據:(p. 27)館長是圖書館相關科系背景者佔17.8%;(p. 28)館長平均任期:152位中75位任期為1-3年;(p. 33)依館長的藍圖規劃發展圖書館所需時程:2-4年(佔53.4%),4-6年(26.4%)


[其他參考資料]
大學圖書館經營的思考 (中興 詹麗萍館長)
對館長的期望 (秋聲Blog)
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TEBNET台灣電子書供給合作社 (合作聯盟的好例子)
5年500億為台灣打造國際頂尖大學? (大紀元)

rev. 2008/6/26 23:18

2008/05/17

四川地震與圖書館界



看到對岸圖書館學會及圖資部落客對此次大地震的反應,很感敬佩。

我祈禱與祝福,亦希望災區民眾堅強地重建家園。







圖: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8/05/13/world/0513-QUAKE_9.html

關注地震關注圖書館(隨時更新)(大陸圖書館學會)
我倡議,我时刻准備奉献!等文章(程煥文@竹帛齋)
除了捐款,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四川地震尋親網”及其他等文章(編目精靈)
Sichuan Earthquake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3/21

色彩與創意巧思

有趣的書籍封面排列
利用書籍封面不同的顏色來作一個排列(展示),可創造出有趣且吸引人的效果,或許圖書館可以用來推廣閱讀(館藏),下圖是Stephen Abram部落格文章中的例子。


(http://stephenslighthouse.sirsidynix.com/archives/2008/03/getting_books_t.html)

別忘再配上些文句,如:仰望晴天讀藍書、愛護地球讀綠書 ... [無關選舉,只是我隨意想到的  ]

館內色彩繽紛
The Shifted Librarian部落格文章則提到她造訪荷蘭的Delft公共圖書館(DOK Library Concept Center),此館不但具有先進的觀念,而且在室內設計上,運用豐富的色彩,讓人眼睛一亮,參見Flickr上的相片集

辦公室佈置充滿想像力
Google在瑞士蘇黎士辦公室的照片,好像結合了遊樂場設施,其中的吊床(椅)讓人想到台大醫圖的鞦韆(椅)。讓我們多點天真與童心吧!

2006/11/06

學習開放空間Learning Commons

最近得知台大圖書館新設有個"學習開放空間Learning Commons"(Noisy Corner)

此一空間由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與圖書館共同籌劃,教學發展中心學習促進組負
責主要業務的執行。空間內部規劃有四大區塊,包含諮詢小間、會議室、投影區
與沙發區四個區域。...在空間設計方面,採用「線性設計、花園意象」的概念...
馮學務長表示...很高興看到學習開放空間打破圖書館不可喧鬧的概念...蔣教務長則表示...
對美國麻州大學 Amherst 分校的Learning Commons使學生使用圖書館的比率增加三成
印象深刻...臺大校訊951025(http://host.cc.ntu.edu.tw/sec/schinfo/schinfo_asp/show.asp)

師大圖書館於去年底即設SMILE(數位學習共享空間, E-Learning Commons)
(Searching, Multimedia, Information, Leisure, E-learning) ,可參見
師大圖書館通訊No.69 (http://www.lib.ntnu.edu.tw/jory/pdf/69.pdf)
普傑圖書館系統e新聞(http://www.prolibrary.com.tw/enews/enews-037.htm#introduce)

看來這種設施(IC, Information Commons / LC, Learning Commons)更合乎讀者之需,學習及其環境更形活潑、多元、開放及自由了。

2006/11/05

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價值

前幾週我們圖書館內部傳閱了一份參考文章:Mr. Michael Gorman (Dean of Library Service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resno)(註1)的演講中譯稿“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價值”(Library Values in a Digital Age)。(註2) Gorman曾任美國圖書館學會(ALA)的主席,是位重量級人物,他說到我們為何要有價值的聲明(statement):
.
美國圖書館學會費了很多功夫才訂出圖書館專業的核心價值,“最主要的困難在於價值這個概念是難以駕馭,而且容易與其他有益及有德行的事情混淆…價值就是信念…有沒有這樣一組像這類的信念(或說是一個價值體系)為所有圖書館員所共享?…為什麼一個團體應該努力創造出其價值的聲明,特別是圖書館學現在應嘗試去這樣做,有幾個理由。首先,我們看到在我們專業的某些領域有信心危機─恐懼圖書館或許將不存在,或將被數位科技改變到無法辨識其面貌。這種信心的缺乏引導出根本沒有所謂的圖書館學的想法─沒有連結今日專門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學術圖書館、及學校圖書館各種館員及過去那些館員的黃金命脈。如果那是真的,那麼很顯然的就不會有一套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可以明確陳述並且定義出我們的價值,我們就能聲明,作為一種專業我們相信什麼,以及什麼是所有圖書館工作的必要基礎。第二個要陳述一套價值體系的理由是要提供給每一位館員及每一個圖書館判斷比較的標準,讓他們自己及我們可用以判斷其服務與計畫的標準。第三個理由是價值提供討論的基礎,以及如果我們要與其他在我們圖書館工作的伙伴有成效的一起工作,價值提供這種情況中所需的一些基本前提。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理由是,明白揭示的價值在個人與團體的心理上有其重要性。如果個人和團體共享一個價值體系而且將之付諸行動,即便失敗也是可以承受的,因為那樣的個人或團體知道將他們維繫在一起的是一種榮譽,而且努力本身就值得一切。我們工作與生活在一個許多圖書館員對他們的工作及圖書館的未來感到不安的時代。對強而有力的價值聲明發生信念,對處理存在的焦慮可說是一件重要的事。當我在寫我們的永恆價值(Our enduring values, ALA, 2000)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從之前對圖書館學的論述中擷取出八項價值。我現在想要針對這些價值及其如何應用於今日的圖書館工作上,說幾句話。
.
管理(Stewardship)、服務(Service)、思想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取用平等(Equity of access)
隱私(Privacy)、素養與學習(Literacy and learning)、理性主義(Rationalism)、民主(Democracy)
(各項價值的論說請見原文或中譯稿)
-
...這信念是將個人的權利與更高的社會利益相融合。也提供了「為什麼圖書館是重要的?」這一問題的解答。答案是「因為圖書館與圖書館員對社會做出我們最看重的貢獻─就是,為更高的利益獻身」。”(節錄完畢)
-
Gorman文中提到的ALA“Core Values of Librarianship”(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價值),計有11項,現我將其說明簡譯如下,可與Gorman的八項價值互相參照:
.
ACCESS (讀者可公平取用資訊) 所有的資訊/資源,不論其傳輸的形式、不論是直接或間接由圖書館提供,所有讀者都可公平的取用。
.
CONFIDENTIALITY/PRIVACY (保障讀者之隱私) 保護讀者的隱私不僅是知識自由所必需,也是圖書館工作的倫理與實做的基礎要素 。
.
DEMOCRACY (民主) 民主機制是以公民們能充分獲知資訊為前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定所有人皆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及保障他人表達的權利。圖書館提供其所服務的社區民眾,能自由及平等地取用資訊。
.
DIVERSITY (多元性) 我們珍惜我們國家的多元性,並以提供社區充分的資源及服務來反映這種多元性。
.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教育及終身學習) ALA維持及推展學習型社會,鼓勵會員與教育者、政府官員及機構組織共同努力,以確保學校、公共、學術、專門等圖書館共同提供全民終身學習的服務。
.
INTELLECTUAL FREEDOM (維護知識自由)(註3) 我們堅持知識自由的原則,且盡全力拒絕圖書檢查之行為。
.
THE PUBLIC GOOD (公共資產) 在討論圖書館服務 (廠商) 外包及私人化中,ALA重申圖書館的基本價值包括:圖書館是不可或缺的公共資產及是民主社會的基礎機構。
.
PRESERVATION (保存資源) 保存各種類型的資訊/資源。資訊/資源的保存為圖書館及圖書館員的中心任務。
.
PROFESSIONALISM (館員的專業性) ALA支持圖書館的服務由經過研究所教育的合格之專業人員提供。非常重要的是必須有專業的教育,以切合社會的需求及圖書館服務的目標。
.
SERVICE (服務民眾) 我們提供最高層次的服務…以擴展自身的知識及技能、鼓勵同儕專業上的進步…等方式,努力達到專業上的優秀表現。
.
SOCIAL RESPONSIBILITY (負有社會責任) ALA負有很大的社會責任,可說圖書館在解決重要社會問題上能有所貢獻;圖書館協助教育民眾,並鼓勵民眾檢視關於問題的各方觀點及事實...... (譯文結束)
.
讀這些美國圖書館界發表的聲明,深感美國人民主、自由思想傳統之堅實,以及他們堅定的維護 Intellectual Freedom。而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價值是圖書館服務者應有的基礎認知,“溫故知新” — 給已知曉者亦給新來未曾聽說者參閱與思考。
.

1. Michael Gorman (1941-- ) (王美鴻撰)
Michael Gorman 對 Google print library project 的反對意見 (XXC Blog文)
2. 原文(http://www.lac.org.tw/admin/ArticleFolder/1/140/141期/Gorman.pdf )
中譯稿(http://www.lac.org.tw/admin/ArticleFolder/1/140/141期/01-2.pdf )
3. Intellectual Freedom:ALA網頁。有譯為“智性自由” (毛慶禎文),也有譯為“知識自由”。另可參考大陸老槐文章
.
其他參考資料
ALA Policy Manual
ALA Library Bill of Right
我國圖書館員專業倫理守則
補充 (2006/10/14). 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研究 (老槐文)
-
Originally posted on 2006/9/27

2006/11/01

敬愛的領航者--感謝蔡清隆館長

2006.8.1是實踐大學圖書館新舊館長交接的日子。我們的大家長蔡清隆先生離開他辛苦耕耘18年的園地,交由吳宗禮先生接任。我雖受蔡先生指導的時間很短(約僅8個月,我是個新進人員),但蔡先生給予我很多啟發。在此乃以鈍筆,期能對蔡先生的一些理念及精神略書一二。
蔡先生是位社會學學者及圖書館專家,於本校社會工作學系任教多年,除著有胡適的社會思想一書,亦發表有許多與社會學(見部落格講談九六)、圖書館學相關的文章。在其“後現代圖書館的新思考”一文中,除提出許多圖書館界應深思及探討的問題外,亦指出 1)現今為“後現代”時期,科技網路已重塑了社會關係、重定了社會角色,個性化的需求,求新求變的“一時性” ,及工具理性的退色;2)在此數位革命之際,圖書館應應用科技、堅持其社會的責任(資訊平權、文化守護 …)及人性價值,而非為科技所役使。

蔡先生是以社會學宏觀的角度來觀察社會(包括科技及圖書館)的變遷,其擘劃實踐圖書館所持之精神為--除了資訊科技,本館亦極重視人文思想的啟迪,運用館藏、獨特的服務內容、網頁內容建置…浸浸乎萬千學子在此涵養深刻人文思想。在科技宰制的時代,在工具理性主義支配人性價值的世紀末,本館則揚起孤帆,在知識大海中,獨獨點亮一盞智慧明燈。(摘自實踐圖書館網頁)
蔡先生並曾策劃多次成功的研討會,包括「2000年讀者服務研討會」(1999)(有關心得)、 「後PC與行動圖書館研討會」(2002)、「圖書館空間的文化建構研討會」(2004)等,展現其獨具及先導之觀念。

蔡先生是一位“ 領導者”,正如雨禪文章所言--圖書館館長僅僅“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他必須能夠把握正確的圖書館發展方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是對管理者的基本要求,而把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則是一位領導的基本素質。也就是說,圖書館館長僅僅作為一個管理者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應該成為一個領導者。… 而作為領導者的圖書館館長則是通過影響力來帶領圖書館向著某個方向發展,這個影響力來源於圖書館館長作為領導者的個人魅力,來源於館長對圖書館發展方向的遠見卓識。正如有學者所說得:“管理者是把事情做對,而領導者是做對的事情”(Pascale, 1990)。

蔡先生過去曾勉勵我(一個編目館員)應省思目前沿習的知識/資訊組織方法,多注意國外的發展動態,了解知識系統結構的變遷等問題。我想我館仍有許多需改善處,希望同仁大夥能站在過去的基礎上共同努力,以實現圖書館對學校應有的承諾(promise)。

蔡先生亦曾提到自己只希望擁有“一卷書、一壺茶、一片雲”,可知其淡薄清遠、愛智、浪漫以及追求完美的性情。希望先生能在辭卸繁重的行政工作後,享有學術研究及教育學子的樂趣。
最後再次感謝蔡先生,您辛苦了!亦誠摯祝福您!

originally posted on 2006/08/08, rev on 2006/11/02

2006/10/24

新興之星--深圳圖書館

2006.07.12大陸廣東省深圳圖書館新館落成啟用,此事曾引發竹帛齋主、雨禪等人的論戰,焦點在於公共圖書館收費問題、"與官共舞"...等。我也對此耗時8年、耗資8憶(人民幣)的新館感好奇,於是在網上查閱了些資料,也有些感想。

●該館概況[節錄重點]:
新館是深圳市政府投資興建的大型現代文化設施…設計藏書容量400萬冊…全館現有書刊180餘萬冊…深圳圖書館注重新技術的應用,將在全國率先採用DILAS系統和RFID技術…新館落成後,將繼續發揮深圳市文獻資訊中心和區域圖書館網路中心的職能,並將建設成集大眾化、研究型及數位化於一身的大型現代化公共圖書館,達到國內一流圖書館的水準,位居世界先進圖書館的行列。根據深圳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狀況,深圳圖書館在館藏建設上,以高新技術、商貿、時裝、法律等專題資源及深圳地方文獻、台港澳文獻資源等為特色資源。…作為城市最基本的文化設施,深圳圖書館將一方面作為市民終身教育的知識殿堂,另一方面也是城市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徵;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資訊參考功能,為深圳的政府決策、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學術研究等活動提供高層次的知識支撐和資訊服務。新館建築由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築師磯崎新先生主持設計,和音樂廳一道構成深圳文化中心。寓意文化森林的圖書館正門“銀樹”和音樂廳正門“黃金樹”象徵中心區文化城的“城門”。圖書館南側的三棟黑色放射性建築狀若三本翻開的圖書,而東面柔美變化的水幕和三維玻璃曲面猶如委婉韻律的豎琴,從蓮花山鳥瞰,陽光下熠熠生輝,可謂剛柔並濟...。

區域位置 (此區域的四股主要力量)


●建築美學
先來看看建築大師(日本)磯崎新(Arata Isozaki)的傑作
1 2 3 4 5
圖片之出處:圖1磯崎新先生, 圖2 &3 , 圖4, 圖5

建築可說是集中表現了公共屬性、思想屬性與歷史屬性的獨特藝術()。磯崎新被稱為後現代主義的建築藝術師,而後現代建築"表露形式所運用之素材,主要是以工業化大量生產的型鋼、玻璃、塑膠、金屬板、與鋼索等,其具有良好的組合性與活動性,追求動態的形式表現..."(見劉安祺文)
磯崎新反對功能決定形式,以藝術家的稟賦,在建築中追求個人美學觀念的表現...他認為一座建築建成以後是一個理想狀態,但它會腐朽,會以某種方式走向滅亡,而建築的觀念卻是持久的,在建築消失後繼續存在。因此,建築中實體的結構及組成元素,比觀念要次要得多...磯崎新強調建築設計,光注重樣式是造不好的...建築需要更多思考,它提供的是未來的生活型態...我們的未來從哪裡生長出?它們如果是一棵樹,這些樹根植於怎樣的精神土壤?(準建築人手札文)

●城市宏圖 -- 深圳是什麼樣的城市?
在2005年底舉行的”首屆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簡介中提到:
深圳用25年時間從邊陲小鎮成長為一個競爭力排名全國第三、實際居住人口過千萬的超大城市…經濟高速發展之中的深圳將文化列為城市支柱產業之一…繼續保持和推進深圳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勇於探索和創新的“先鋒城市”角色…
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明確提出未來25内的發展目標就是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先鋒城市”(towards a pioneering global city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先鋒”城市是指在某一項或多項領域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地位…强調的是城市不斷創新發展保持領先的過程…()

●圖書館精神之永續
如果說圖書館的建築終會腐朽,但其後的建築觀念及圖書館精神可以不死。其實圖書館精神是核心問題,它的定義可以是"創新與服務"、"愛館、愛人、愛書..."(程煥文PDF檔)或是"平等與民主、人道與關懷、職業認同感"(參見雨禪)。圖書館從業人員就是圖書館精神的建築師及營造者。
最後希望深圳圖書館內外皆美,亦祝福深圖及深圳!
也希望台灣圖書館界在起新樓的同時更要加強心理的建設(包括觀念的闡明與實踐)。
originally posted on 2006/08/04
補充 2006/8/9
深圖如何“內”外皆美?大陸國圖館長詹福瑞的一番話值得參閱,應說涉及經營目標、策略及管理面--深圳如何建設"圖書館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