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些Web 2.0 重要的技術或特色:
--Mashup(混搭)--
Wikipedia之定義。
林泰宏的“Mashup的應用”(PDF檔)文章中提到“混搭是Web 2.0的核心精神”,的確mashup是Web 2.0重要的特色。常見的應用有Google Maps 、Flickr ...,至於與圖書館較相關者有:OCLC的實驗計畫 Open WorldCat 與 Google Maps 的混搭、LibraryThing (利用Amazon及WorldCat混搭)、WPopac(Lamson Library OPAC)(LibViews之介紹)…等,大家不妨試用看看。
“利用混搭或重新混合(remix)的方式提供內容,有賴於各種應用程式及數據的開放。伺服端必須開放網站的應用程式,如API,並支援對應的網路通訊協定,如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及REST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如此便可以使用混搭的方式,讓圖書館的WebPAC 也能利用Amazon 數據庫中的封面、目次、評論等。SOAP 允許其他網站利用XML語法查詢資料庫的內容,並以同樣的協定再回傳所查到的結果;REST 則是透過 URI 的機制。LibraryThing 即運用Amazon 與WorldCat 的API,成功的建置了一個社群目錄 (Social Catalg)。而針對那些伺服端未開放API 者,則可以經由使用端的瀏覽器,如Firefox,利用Greasemonkey 及其對應的使用者小程式 (User Script),在查尋Google Book 的同時,連回所定義的圖書館查館藏。”(溫/鄭 p.12)
另外在Dion Hinchcliffe部落格裡有張mashup的解剖圖 Web Mashups,將mashup由淺入深分為五個層次,看來mashup可應用的空間還很大。
--API(應用程序編程介面)-- (亦見溫 p.96)
上面提到混搭需有開放可利用的API才行,何謂API?維基百科中文的解釋:API(應用程序編程介面)為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簡稱,就是軟體系統不同組成部分銜接的約定。由於近年來軟體的規模日益龐大,常常會需要把複雜的系統劃分成小的組成部分,編程介面的設計十分重要。程序設計的實踐中,編程介面的設計首先要使系統的職責得到合理劃分。良好的介面設計可以降低系統各部分的相互依賴,提高組成單元的內聚性,降低組成單元間的耦合程度,從而提高系統的維護性和擴展性。
(Wikipedia:A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is a source code interface that a computer system or program library provides in order to support requests for services to be made of it by a computer program.)
關於Library 2.0
Wikipedia的定義。
Web 2.0對圖書館而言極為重要,正如以下所說:“…面對已習於使用 Web2.0 各種資源的廣大使用者群,圖書館應該如何符合他們的期望?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Ken Chad 及Paul Miller 很肯定的表示,如果圖書館要證明他是非常要緊的資訊提供者,則一定要開始進行Web 2.0 的應用,傳遞圖書館的經驗,以符合現代使用者的期望 (Chad and Miller, 2005)。”(溫/鄭 p.7)
-- 內容 ---技術---使用者 之關係 --
Web 2.0 的一體三面包括內容、工具/服務、使用者,這也是現今圖書館資訊服務的模式,如下圖:
(溫/鄭 p.9, 圖四) 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模式
“Web 2.0 網站的資訊服務模式,均藉由技術、軟體工具及提供的服務,讓使用者不但使用內容,更進一步透過雙向的互動機制,為原有的內容加值,再創可供利用的新內容。這樣的服務模式絕非圖書館傳統所採用的單向傳遞內容或資訊的模式。
當圖書館欲應用Web 2.0 的資訊服務模式時,所著眼的重點不是只有技術與服務,應該同時關注使用者及內容。從使用者端來看,任何人都可以創造內容,從提供的服務及工具來看,使用者可以讀及寫,從內容端來看,資料是動態的,隨時都在修改新增中。
除了讓使用者創造及分享內容,圖書館更需要好好彙集及運用現有的 Web 2.0 網站內容。另外,再利用 Web 2.0 的技術,提供最有利用價值的網站呈現,便於使用者將圖書館網站當作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入口。”(溫/鄭 p.14)
“當我們從圖書館的角度來看Web 2.0 的應用時,所著眼的重點絕對不是使用者與內容之間的那一塊技術與服務而已,應該同時關注Web 2.0 的使用者與善加運用Web 2.0 網站的內容,以及藉由工具或服務所導出的使用者與內容之間的互動。” (溫/鄭 p.18)
--圖書館欲建立Web 2.0特色的服務,可參考應用下列方式:--
維基(Wiki)、部落格(Blogs)、社群軟體(Social Software)、點對點對傳的技術(Peer to Peer,P2P)、媒體串流、善用API及使用者小程式 (user scripts)
、應用小工具、RSS、混搭 (詳溫/鄭 p.15- )
--進一層的思考--
在溫/鄭文章內提到“圖書館員不僅要去了解有那些API 可以應用,更要思考,圖書館是否也能提供API,讓所擁有的內容傳佈到圖書館以外的領域。也可以推薦及鼓勵讀者利用瀏覽器 (如Firefox)的開放性及其所提供的功能,將所欲整合的資源呈現在使用者端。”(溫/鄭 p.16)
在Web 2.0的圖書館應用中,也涉及了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開放的問題。“從系統用戶的角度圖書館2.0意味著圖書館需向 ILS[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 LMS,圖書館集成系統]開發商要求更多的‘權利’—‘圖書館集成系統的用戶權利宣言’(ILS Customer Bill of Rights)(註1)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的。”(註2)
--Social Tagging (社會性標記)--
Wikipedia對 Tag(metadata)之解釋。
Web 2.0時代的tag(標記/標籤)是由眾人自主訂定,與傳統的專家式的圖書資訊組織方式截然不同,而這些原本是以利己為目的的小我,貢獻出內容、關聯 …等大量資訊,在量變引起質變的情況下,乃形成眾智成城(集體智慧)的效應。
“Social Tagging包含Social與Tagging兩個構面,Social關心使用者,而Tagging則較關心資源及分類的內容與結構 …”(卜 論文集p.87)
“如何有效利用群體間的關聯來組織、檢索、發掘、及分享資訊,特別是在規模龐大的網路環境,才是Social Tagging真正需要關注的焦點。”(卜 論文集p.88-)
“(Social Tagging)以利己角度出發,(圖書資訊組織)以利他為基礎,二者立足點不同,各有優缺 …”(卜 論文集p.94) 講者並從兩者之組織型態、組織目的、分類基礎 … 等七項特性作了比較 (詳論文集 p.94)。
Social Tagging呈現出所使用的詞彙很分歧、缺乏控制,講者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個女孩及小鳥跳舞的影片): http://youtube.com/watch?v=WTGNaTB2aRM
大家給這影片的標記有:michael, jackson, bird, moonwalk, tree, dance, funny …
然而Social Tagging的許多概念是可供傳統圖書資訊組織者參考及思索的。
以上是我對此研討會零碎的追憶,深感學海無邊,若能將講者的文章(PDF檔或紙本上的)好好消化、思索及發掘(discover)一番,必會有更多收穫,至於一些我認為有趣的主題(如:OCLC's WikiD, xISBN, 資訊(料)分類的認知與判斷…)希望以後也能探索一番。
註1:ILS Customer Bill-of-Rights ,此宣言主要為爭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用戶的權利,John Blyber 提出四項要求:1) Open, read-only, direct access to the database 2) A full-blown, W3C standards-based API to all read-write functions 3) The option to run the ILS on hardware of our choosing, on servers that we administer 4) High security standards,還有第二回討論round two。
註2:本段引號內文字節錄自“圖書館2.0:建構新的圖書館服務”(范并思、胡小菁)([大陸]大學圖書館學報 2006 no.1)
2 則留言:
感谢秋声,记录得很详细,很有启发。
謝謝Keven的指教.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