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每天都在使用的,也可說是圖書館運作的命脈 --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或稱整合性圖書館系統),一直以來圖書館方面就對它有許多抱怨(不能確實符合需求或工作流程、價格昂貴…),然而,就如OCLC的Lorcan Dempsey所言,我們對ILS的反思、討論或進一步的改進措施都顯得太少或太慢[註1]。日前曾翻譯加拿大溫莎大學提出的“評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的背景資料”(ILS Assessment: A Background Document)(見檢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這份文件提供了很好的反思起點,此外,以下兩個會議的一些訊息也可作追蹤此議題的參考:
.
Future of 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symposium (Univ of Windsor)
.
前面提到溫莎大學的這份資料應源於2006年11月於加拿大溫莎大學舉行的一個會議“Future of 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BLOG網站,值參考),會中重點有[註2]:
.
●Art Rhyno 建議自動化系統採(個別)模組(發展)的方式(in a modular way),如:採購模組,可參考商業資源規劃的系統(ERP system,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採用這方面專家的構思方法;OPAC方面也是一樣,誠如現今推出的許多嶄新界面[註3]。
.
●Peter Murray(OhioLINK)講題為:Applying the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Model to Libraries。SOA(面向服務的架構,Wikipedia英文、中文解釋) 讓圖書館相關的一些資料服務功能(如瀏覽相關書目…)可重覆被利用(reuse)、或可整合入其他系統(如學校課程系統)中[註4]。
.
●喬治亞州PINE公共圖書館(聯盟)系統(總館藏量約850萬冊/件)的人員報告了採用OSS(open source software,開放原始碼軟體,Wikipedia 英文、中文解釋) 的Evergreen自動化系統之情形。(可見其OPAC)
.
Symposium on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LTLS)
.
由美國伊利諾州的林肯圖書館聯盟系統(Lincoln Trail Libraries System,LTLS)舉辦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未來”研討會(Symposium on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已於2007.9.13至9.15舉行過,邀請了學者專家、圖書館、OCLC、open source顧問公司(Equinox 、CARE)等人員報告,現略述一些重點:
.
●Marshall Breeding講“The ILS: The Past, Present & Future”(PPT) ,Breeding報告中稱“ILS的鬼魂”(The Ghost of ILS)之過去、現在及未來,這比喻真好,ILS有時真如夢魘。提到ILS 現況時,他認為ILS相關產品應將重點放在電子內容及使用者經驗(electronic content and user experience)方面,即應注意Next-gen interfaces、Federated search、Linking、Electronic Resource Management等方面。ILS的未來應少點私有財產權(proprietary)、多點開放性,資料的公開取用需要:(Demand for open access to data) API's essential、Beyond proprietary APIs、Ideal: Industry-standard set of API's implemented by all systems、Current NISO effort to define API for an ILS for decoupled catalogs。ILS的未來將不是演進,而是需要大的突破(革命)、不能受過去及現在的諸多束縛。
.
(Breeding's The ILS: The Past, Present & Future, p.34 )
至於ILS的市場現況可參見他在LJ的文章An Industry redefined(附有各廠商、系統的銷售數據)。
.
● 喬治亞州PINE公共圖書館系統的人員講“Open Source –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Wonderful”(PPT) 。 PINE開發的Evergreen系統算是相當成功,也被眾人寄予厚望。不過報告中也提到一些壞處(他們實行後方了悟之處):需要更多經費、時間及人力 … (PPT p.24-26)。
.
●Open Source的顧問公司CARE公司總裁Carl Grant提到OSS(Open Source Software)的“缺點”:有人質疑它尚不成熟完善、OS公司沒有產品的發展路線藍圖、是否真有(充分)支援嗎、它能長期實用嗎、它真的是免費的嗎、真正的開放比開放原始碼更重要(Being ope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just open source)…等[註5]。
---------------------------------------------------------------------------------------
.
由上面會議等訊息似乎顯示ILS的未來發展將朝向更開放的架構、(異質)模組整合(或Suite of dis-integrated or interoperable systems)…等方向走吧!
.
而Open Source ILS系統與傳統獨大的ILS系統將共存,目前Open Source ILS的市場比例仍非常小(可參見Library Views的美國 Open Source ILS 的市場分析),Open Source ILS未來商業模式將如何,仍待觀察。在另一方面,ILS商業性/營利性廠商併購案不少,市場看來有些詭譎,廠商的表態及圖書館與廠商間雙向的對話不多[註6]?(或許也會有更好的合作與希望) 廠商能否充分回應圖書館方面的需求,也將關係著圖書館如何積極回應社會使用者之期盼。
.
[註1] 見Dempsey的Library systems world、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that isn't 等文章。
[註2] 會議筆記可見Whirlwind in Windsor surrounding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My symposium notes、Windsor ILS Symposium Travelogue(Univ. Notre Dame) 。
[註3] 可參考 Library Views的OPAC 2.0近況或OPAC相關文章。
[註4] Eric L. Morgan提到:So, how might SOA be applied to 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Easy. Outline sets of services to be implemented and then create applications that perform just those functions. Some of those services might include:
‧known item search
‧browse related items
‧list recommendations
‧read reviews
‧provide relevance-ranked filters ......
Once the these funct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using SOA techniques it will easy to integrate them into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catalogs"), metasearch systems, electronic portfolios, and/or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s. Additionally Murray advocated using the same techniques to make sure library content is discoverable by outside agents such as Google or via "mash-ups" with WorldCat.
[註5] 參見LTLS會議PPT: Open Source ILS Discussion/Gone open yet?( Carl Grant)
[註6] 對廠商表態,見Roy Tennant's blog之 Open Letter to ILS Vendors、Library Software Manifesto。
(補充2007/11/30)[參考資料]
Next generation library systems (John Wilkin's blog)
(補充2008/5/3)
Automation System Marketplace 2008: Opportunity Out of Turmoil(by Marshall Breeding) LJ 2008/4/1
2007/11/28
2007/11/20
圖書館新意象
紐約時報2007.11.11有篇文章"Much Loved, Now Much Used"(用的多,愛的多)提到:
.
在美國東岸的紐澤西及康乃迪克州已有許多改建及重新修繕的圖書館,它們看起來較像網咖及書店,較不像有成列書架的安靜地方。館員說這種改變是反映了科技的衝擊及社區人們日益對社交的需求。Google使用上的簡易及能在網路上訂購書刊,這些因素促使圖書館重新評估自身的目的及聆聽使用者的聲音 – 他們需要的不只是閱讀及查找資料的地方,還有能放鬆、社交、甚至電子通訊的地方。普林斯頓公共圖書館算是個典範(model)(圖片),它於2004年重建,空間增倍。之後其書籍借閱流通量及訪客量皆增長一倍。新館有很多窗戶、自然的光線、寬闊的空間、舒適的座位、無線網路區…等。
(圖片來源:1. Living … by decor8; 2.Salon style discussions…; 3.information commons by Paolo Margari;4.Fairfield Children's Libaray)
.
Internet並未讓人們守著他們家中的電腦,據ALA的資料[註1],近年圖書館的流通量及進館人數皆成長極多,因為圖書館提供比自家更先進的網路設備,及更多視聽資料。
Internet並未讓人們守著他們家中的電腦,據ALA的資料[註1],近年圖書館的流通量及進館人數皆成長極多,因為圖書館提供比自家更先進的網路設備,及更多視聽資料。
.
許多圖書館重建他們的兒童區,吸引小讀者及其家長(如圖4)。康乃迪克州一年約有6所圖書館改建或重新修繕。一位公共圖書館館長表示社區民眾想要的是一個可會見人們及放鬆的地方,一個是家的延伸的舒適地方,可與鄰居會面、學習、娛樂及閱讀。
-----------------------------------------------------------------------------------------
.
我喜歡圖書館與“家”及“平民沙龍”意象相連結。不僅是美國公共圖書館紛紛改新貌,許多歐洲、澳洲的學術圖書館也增設information commons之類區域[註2]。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這種作法自然是更符合人性及需求的。在革新面貌舉措的背後,決策思維及一些觀念的改變,無疑地,其意義更為重要。你也感到此股思潮脈動了嗎?
.
2007/11/13
LC相關訊息
最近與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LC)相關的一些訊息:
●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總結報告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簡稱FoBC)經過三次公眾聽證會後,將於2007.11.13下午(台北時間11/14清晨02:30?)在LC向LC的主管及工作人員提出總結報告的草案(draft report),屆時將有網路轉播該會議;同時至12月15日止大眾可對草案提出意見。
工作小組歷時一年,舉辦過三次區域性的公眾聽證會議,小組成員即將向LC提出總結建議事項。(在LC此新聞稿末段提到該館的一個文句,令人印象深刻:…the Library helps foster the informed and involved citizenry upon which American democracy depends.)
●美國國會對LC的聽證會(2007/10/24)
今年美國眾議院行政委員會對LC的監督聽證會(oversight hearing o f Library of Congress) [註1]已於2007.10.24舉行,據LC Blog的資料,其中引人注意的是:
1) 找不到書(資料)的情形與盤點議題:
今年3月LC的監察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簡稱IG)[註2]對館藏服務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約有13%的(資料調閱)需求在架上找不到(not on shelf,簡稱NOS),但監督辦公室認為不需後續追查,這引起圖書館主管當局眾議院行政委員會委員的不安,因此LC館長等人被喚至10/24的聽證會作說明。而當天的華盛頓郵報也有篇報導:“Materials Missing At Library Of Congress:13 Percent of Collection Misplaced, Survey Finds”,因有(資料)missing(不見了、遺失?)用字及有關內容報導欠平衡,乃引起LC主管的反駁,認為有誤導之嫌。
在聽證會上,眾議員也有一種觀念 -- 將圖書館的館藏管理,用大賣場或UPS快遞公司庫存追蹤、管理來作比擬。LC館長乃回答:“We are a working library -- not a storehouse of information to be locked down(我們是一個一直在運轉的圖書館,不是一個資料被封存的貨倉)。我們的使命是將館藏供眾直接取用,這與大部份博物館或文化機構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去評量我們所持有的館藏及如何保護它們。”負責圖書館服務的副館長Marcum說:“LC不像商業賣場那樣,能關閉幾天作盤點…”。
LC的書架排列達615英里長,自2002年起開始盤點工作,至今僅完成20%。造成許多資料無法在架上找到,LC認為是因為借閱時仍用紙條調閱單(paper request slip),借還資料未鍵入系統、書架太踴擁擠、有些資料被指定保留之用、待上架中…等等因素。負責上架及調閱的是CALM部門(Collections, Access, Loan and Management Division),其工作人員年年縮減(人力吃緊),且2003年LC申請盤點費用為1200萬美元,最後只撥給630萬美元。
2) ALA對LC的期望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的新任會長(James Rettig)也出席這場聽證會,他提到要LC在編目政策方面作重大改變之前,務必像從前那樣廣為諮詢各方意見。他還提到ALA要求下列幾點:
a) 應召開一個會議,包括各方代表 -- 圖書館界、ALA、OCLC、ARL、NLA、NLM及GPO,討論在製訂書目標準方面分擔的職責與角色;
b) LC應在合作編目、標準及人員訓練方面,擔任領導角色;
c) 因應LC大批編目館員退休所造成的人力斷層,LC應有人員承接的計畫。[註3]
------------------------------------------------------------------------------------------
我覺得制度的健全的確重要,這種對國家級圖書館的類似聽證會機制,可廣聽意見、發掘問題或辯論溝通,且過程公開透明化,有其功效。
[註1] 美國眾議院行政委員會(Committee on House Administration)去年對LC的聽證會見此網頁或Video。
[註2] IG隸屬LC館長室之下,參見“JCDL 出國心得報告”中LC組織介紹部份。
[註3] 參見ALA消息公告。
[其他參考資料]
1. 秋聲Blog:LC研討未來的書目控制問題;LC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摘要: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三次會議
2. LISNews 2007/10/24
●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總結報告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簡稱FoBC)經過三次公眾聽證會後,將於2007.11.13下午(台北時間11/14清晨02:30?)在LC向LC的主管及工作人員提出總結報告的草案(draft report),屆時將有網路轉播該會議;同時至12月15日止大眾可對草案提出意見。
工作小組歷時一年,舉辦過三次區域性的公眾聽證會議,小組成員即將向LC提出總結建議事項。(在LC此新聞稿末段提到該館的一個文句,令人印象深刻:…the Library helps foster the informed and involved citizenry upon which American democracy depends.)
●美國國會對LC的聽證會(2007/10/24)
今年美國眾議院行政委員會對LC的監督聽證會(oversight hearing o f Library of Congress) [註1]已於2007.10.24舉行,據LC Blog的資料,其中引人注意的是:
1) 找不到書(資料)的情形與盤點議題:
今年3月LC的監察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簡稱IG)[註2]對館藏服務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約有13%的(資料調閱)需求在架上找不到(not on shelf,簡稱NOS),但監督辦公室認為不需後續追查,這引起圖書館主管當局眾議院行政委員會委員的不安,因此LC館長等人被喚至10/24的聽證會作說明。而當天的華盛頓郵報也有篇報導:“Materials Missing At Library Of Congress:13 Percent of Collection Misplaced, Survey Finds”,因有(資料)missing(不見了、遺失?)用字及有關內容報導欠平衡,乃引起LC主管的反駁,認為有誤導之嫌。
在聽證會上,眾議員也有一種觀念 -- 將圖書館的館藏管理,用大賣場或UPS快遞公司庫存追蹤、管理來作比擬。LC館長乃回答:“We are a working library -- not a storehouse of information to be locked down(我們是一個一直在運轉的圖書館,不是一個資料被封存的貨倉)。我們的使命是將館藏供眾直接取用,這與大部份博物館或文化機構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去評量我們所持有的館藏及如何保護它們。”負責圖書館服務的副館長Marcum說:“LC不像商業賣場那樣,能關閉幾天作盤點…”。
LC的書架排列達615英里長,自2002年起開始盤點工作,至今僅完成20%。造成許多資料無法在架上找到,LC認為是因為借閱時仍用紙條調閱單(paper request slip),借還資料未鍵入系統、書架太踴擁擠、有些資料被指定保留之用、待上架中…等等因素。負責上架及調閱的是CALM部門(Collections, Access, Loan and Management Division),其工作人員年年縮減(人力吃緊),且2003年LC申請盤點費用為1200萬美元,最後只撥給630萬美元。
2) ALA對LC的期望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的新任會長(James Rettig)也出席這場聽證會,他提到要LC在編目政策方面作重大改變之前,務必像從前那樣廣為諮詢各方意見。他還提到ALA要求下列幾點:
a) 應召開一個會議,包括各方代表 -- 圖書館界、ALA、OCLC、ARL、NLA、NLM及GPO,討論在製訂書目標準方面分擔的職責與角色;
b) LC應在合作編目、標準及人員訓練方面,擔任領導角色;
c) 因應LC大批編目館員退休所造成的人力斷層,LC應有人員承接的計畫。[註3]
------------------------------------------------------------------------------------------
我覺得制度的健全的確重要,這種對國家級圖書館的類似聽證會機制,可廣聽意見、發掘問題或辯論溝通,且過程公開透明化,有其功效。
[註1] 美國眾議院行政委員會(Committee on House Administration)去年對LC的聽證會見此網頁或Video。
[註2] IG隸屬LC館長室之下,參見“JCDL 出國心得報告”中LC組織介紹部份。
[註3] 參見ALA消息公告。
[其他參考資料]
1. 秋聲Blog:LC研討未來的書目控制問題;LC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摘要: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三次會議
2. LISNews 2007/10/24
2007/11/08
「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與會筆記(下)
●聽陳明珠講“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摘錄重點如下:
* 符號學(Semiotics)的運用
有所謂“系譜軸”(paradigm)與“毗鄰軸”(syntagm),“系譜軸又稱為縱聚合的分析,是一種聯想的關係,具有選擇的機制。將具有某種共同點的相似、相關、甚或對立的元素集結在一起,這些聯想關係的元素是在人們的記憶裡,當進行言語活動時,人們會個別從所知的一組相似意指的意符中選擇其一,來與其他意指組合成句段…而句段的連結是毗鄰軸;系譜軸涉及選擇的意圖,而毗鄰軸則是組織的概念”
* 對符號學的批評
“Rose表示,符號學經常據守結構主義的傳統,而忽略了社會運作、制度、關係的生成,亦即符號學方法的考量可能影響研究者對文本的判讀,而忽略了生產文本的社會制度,同時也忽略了不同的閱聽眾/讀者/接收者對同一文本可能產生的不同反應。“
* 符號的可變性(mutability)
“符號的不變性本身代表一種社會秩序的穩固性…意符與意指的連結基本上有其穩固的性質,不僅是因為集體共同使用之外,同時更因為是處在時間的連續性之中,因著時間的累積而更加鞏固意符與意指任意連結的不變性…符號在時間上的連續性與在時間上的變化是同時發展的,彼此相連共存的…符號只能是事物與概念的代表物、或指涉代號,但不等同於事物與概念本身…在不同的文脈中,意符亦有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指,端賴與上下文的關係才能確定其意義。這些思考說明了意符與意指之間可能變動的關係,只要人們賦予意符新的意義,同時也獲得集體社會成員的認同與使用,則意符就鬆脫了原有固定連結的意指關係,而產製了新意義的連結…文本的多義性,也隱含著閱讀僅是選擇性的解讀。這些觀點帶給符號研究者在解讀策略中更多元的思維,提醒研究者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不應陷入單一意義的分析,也應避免採用對應式的意義思考。“
* 符號系統
“Saussure 被稱為結構主義語言學之父,乃在於他發展出來的符號狀態的系統分析,將語言狀態結構式的拆解,深掘語言體系的內部結構、與法則…從符號學重要的原典閱讀當中,可見符號學方法的運用,都不僅是鎖定在意義的對應上,更看重系統結構的運作關係,這也是傳播符號學研究較為缺乏的思維。事實上,我們在傳播符號學中經常看見的分析,都趨向於個案文本、或某一類文本,比較像是個別言語活動的分析,誠然言語活動包括了語言系統和言語,但許多符號學研究的方向多指向意義的探索,而非語言系統的分析。我們不得不審慎考慮,當研究者採用符號學方法時,運用體系的結構法則來分析言語活動是否有研究工具與操作的問題?所研究的文本是如何被製碼的?是否在一種特定的體系之中?或者如Metz 所言,非系統,但具有符號結構的形式?研究者何以採用符號學方法來分析研究對象?”
* (結語)“當研究者在進行符號學文本分析時,應注意到言語活動的複雜性,不僅是挖掘個別文本的意涵(個別性質),同時也要探討文本與社會文化的關係(社會性質),這使得我們必須小心回到Saussure 共時與歷時的概念。由於言語活動(各類文本)既是完成在一種系統結構中,又屬於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產物,其分析顯然不僅是共時的系統分析,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也要納入歷時的討論。符號系統的分析是一種同質結構法則的研究,而符號活動的分析則是更為繁複、多面向的研究。”
※採符號學觀點探討資料組織議題者:
Jens-Erik Mai 探討主題索引編製的程序,其博士論文"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PDF) ,是很棒的分析,值編目人員參考(可參見XXC study "indexing process" 或 XXC's Blog 2005/12/21)。
大陸王知津教授也有幾篇文章:
主题标引过程的符号语言学分析:作为无限指号过程的主题标引过程(摘要)
主题标引过程的符号语言学分析:主题标引过程步骤 (摘要 or 相關篇目)
[其他參考資料]
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
這是符號學嗎?
●聽邵軒磊講“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
法國哲學家傅柯的系譜學(genealogy) 是後現代的研究方法之一,系譜學與歷史學在理論、方法等方面的差異可見原文p.11的比較表。系譜學以「出現」取代(歷史之)「起源」,「出現」乃是權力的具體實現。而“與結構主義不同的是,傅柯試圖描繪一種流動的結構,甚至是某種包含權力/時間的空間樣態。“
在操作方法上是以論述(discourse,話語?)為研究標的。系譜學“鼓勵研究者進行反思、拋棄所有的預設…”。
系譜學可說是一種對現象橫斷面的探究,非歷史的線性方式,是種獨創的觀點。我未看過傅柯的著作,是否有採用此研究方法研究圖資議題者,難於判斷,但看到大陸學者蔣永福的文章“圖書館學話語的譜系學分析:圖書館學話語三大族系概述”(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Library Science Discourse)(摘要) [註],寫得很好,相信作者在試探採系譜學的觀點吧?!
[其他參考資料] 進入傅柯系譜學分析的兩種策略
●其他的報告(下午場次)為研究者現身說法,偏重實際操作面,可參考會議論文集(原置於世新資傳系網頁,現已撤除?)
--------------------------------------------------------------------------------------------
[註]該文摘要:“從譜系學的角度來看,圖書館學話語有三大族系,即技術圖書館學、人文圖書館學和制度圖書館學。技術圖書館學以實用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人文圖書館學以理想主義和自由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制度圖書館學則以現實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作者於結語中提到需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有:把圖書館學話語譜系劃分為三大族系,其邏輯依據為何?、以譜系學方法來梳理圖書館學話語狀況,這種方法具有科學性嗎?本文應用得恰當嗎?、三大話語族系之間有內在關聯嗎?如果有,應如何界說其關聯?、對圖書館學話語狀況作如此梳理和劃分,有必要嗎?其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 符號學(Semiotics)的運用
有所謂“系譜軸”(paradigm)與“毗鄰軸”(syntagm),“系譜軸又稱為縱聚合的分析,是一種聯想的關係,具有選擇的機制。將具有某種共同點的相似、相關、甚或對立的元素集結在一起,這些聯想關係的元素是在人們的記憶裡,當進行言語活動時,人們會個別從所知的一組相似意指的意符中選擇其一,來與其他意指組合成句段…而句段的連結是毗鄰軸;系譜軸涉及選擇的意圖,而毗鄰軸則是組織的概念”
* 對符號學的批評
“Rose表示,符號學經常據守結構主義的傳統,而忽略了社會運作、制度、關係的生成,亦即符號學方法的考量可能影響研究者對文本的判讀,而忽略了生產文本的社會制度,同時也忽略了不同的閱聽眾/讀者/接收者對同一文本可能產生的不同反應。“
* 符號的可變性(mutability)
“符號的不變性本身代表一種社會秩序的穩固性…意符與意指的連結基本上有其穩固的性質,不僅是因為集體共同使用之外,同時更因為是處在時間的連續性之中,因著時間的累積而更加鞏固意符與意指任意連結的不變性…符號在時間上的連續性與在時間上的變化是同時發展的,彼此相連共存的…符號只能是事物與概念的代表物、或指涉代號,但不等同於事物與概念本身…在不同的文脈中,意符亦有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指,端賴與上下文的關係才能確定其意義。這些思考說明了意符與意指之間可能變動的關係,只要人們賦予意符新的意義,同時也獲得集體社會成員的認同與使用,則意符就鬆脫了原有固定連結的意指關係,而產製了新意義的連結…文本的多義性,也隱含著閱讀僅是選擇性的解讀。這些觀點帶給符號研究者在解讀策略中更多元的思維,提醒研究者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不應陷入單一意義的分析,也應避免採用對應式的意義思考。“
* 符號系統
“Saussure 被稱為結構主義語言學之父,乃在於他發展出來的符號狀態的系統分析,將語言狀態結構式的拆解,深掘語言體系的內部結構、與法則…從符號學重要的原典閱讀當中,可見符號學方法的運用,都不僅是鎖定在意義的對應上,更看重系統結構的運作關係,這也是傳播符號學研究較為缺乏的思維。事實上,我們在傳播符號學中經常看見的分析,都趨向於個案文本、或某一類文本,比較像是個別言語活動的分析,誠然言語活動包括了語言系統和言語,但許多符號學研究的方向多指向意義的探索,而非語言系統的分析。我們不得不審慎考慮,當研究者採用符號學方法時,運用體系的結構法則來分析言語活動是否有研究工具與操作的問題?所研究的文本是如何被製碼的?是否在一種特定的體系之中?或者如Metz 所言,非系統,但具有符號結構的形式?研究者何以採用符號學方法來分析研究對象?”
* (結語)“當研究者在進行符號學文本分析時,應注意到言語活動的複雜性,不僅是挖掘個別文本的意涵(個別性質),同時也要探討文本與社會文化的關係(社會性質),這使得我們必須小心回到Saussure 共時與歷時的概念。由於言語活動(各類文本)既是完成在一種系統結構中,又屬於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產物,其分析顯然不僅是共時的系統分析,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也要納入歷時的討論。符號系統的分析是一種同質結構法則的研究,而符號活動的分析則是更為繁複、多面向的研究。”
※採符號學觀點探討資料組織議題者:
Jens-Erik Mai 探討主題索引編製的程序,其博士論文"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PDF) ,是很棒的分析,值編目人員參考(可參見XXC study "indexing process" 或 XXC's Blog 2005/12/21)。
大陸王知津教授也有幾篇文章:
主题标引过程的符号语言学分析:作为无限指号过程的主题标引过程(摘要)
主题标引过程的符号语言学分析:主题标引过程步骤 (摘要 or 相關篇目)
[其他參考資料]
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
這是符號學嗎?
●聽邵軒磊講“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
法國哲學家傅柯的系譜學(genealogy) 是後現代的研究方法之一,系譜學與歷史學在理論、方法等方面的差異可見原文p.11的比較表。系譜學以「出現」取代(歷史之)「起源」,「出現」乃是權力的具體實現。而“與結構主義不同的是,傅柯試圖描繪一種流動的結構,甚至是某種包含權力/時間的空間樣態。“
在操作方法上是以論述(discourse,話語?)為研究標的。系譜學“鼓勵研究者進行反思、拋棄所有的預設…”。
系譜學可說是一種對現象橫斷面的探究,非歷史的線性方式,是種獨創的觀點。我未看過傅柯的著作,是否有採用此研究方法研究圖資議題者,難於判斷,但看到大陸學者蔣永福的文章“圖書館學話語的譜系學分析:圖書館學話語三大族系概述”(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Library Science Discourse)(摘要) [註],寫得很好,相信作者在試探採系譜學的觀點吧?!
[其他參考資料] 進入傅柯系譜學分析的兩種策略
●其他的報告(下午場次)為研究者現身說法,偏重實際操作面,可參考會議論文集(原置於世新資傳系網頁,現已撤除?)
--------------------------------------------------------------------------------------------
[註]該文摘要:“從譜系學的角度來看,圖書館學話語有三大族系,即技術圖書館學、人文圖書館學和制度圖書館學。技術圖書館學以實用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人文圖書館學以理想主義和自由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制度圖書館學則以現實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作者於結語中提到需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有:把圖書館學話語譜系劃分為三大族系,其邏輯依據為何?、以譜系學方法來梳理圖書館學話語狀況,這種方法具有科學性嗎?本文應用得恰當嗎?、三大話語族系之間有內在關聯嗎?如果有,應如何界說其關聯?、對圖書館學話語狀況作如此梳理和劃分,有必要嗎?其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2007/11/04
「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與會筆記(上)
在「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研討會徵文說明中提到:“在操作研究工具或技巧時,我們似乎很少停下腳步思考習以為常的研究工具的起源、理論基礎、對社會的影響,甚至是對這些研究方法或工具進行反思與批判…我們期待在本工作坊有來自傳播學、社會學、圖書資訊學、資訊科學等角度探討的論文。”(議程) 與會者大多為老師及研究生,我這隨性寫博文者的參與動機是 -- 希望多吸取一些哲思或觀念,以便對變革時期圖資界遭遇的問題,在思索上有所啟示或幫助。因自己對哲學及方法學的認識很淺薄,這裡所寫乃是自己的學習筆記。
演講分為四大主題:1.詮釋學、2.符號學、系譜學、3. 網路研究、4. 民族誌。
● 詮釋學與圖資學
詮釋學是什麼?若先從以詮釋學作為研究方法來了解詮釋學,或許更具體易懂些。在王應棠老師的「詮釋取向研究」課程概要提到:“詮釋學取向的研究旨在處理文本或社會現象的意義,強調沒有一個超然於具體處境的立足點,所有研究都必須從研究者身處的社會文化傳統所提供的前見(pre-judice)或先前判斷(pre-judgment)作為出發點,經由部分與整體之間不斷往返的詮釋循環,逐步克服文本或社會現象的陌生性。此一循環過程突破人文社會科學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研究範型,強調理解的發生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的視域融合。詮釋者在詮釋的循環中還須不斷進行反思,以修正自己的先前判斷,因此對文本或社會現象的理解最終指向自我理解。”
.
下面是一些採詮釋學、民族誌研究方法探討圖資相關議題的論文:
採詮釋學研究取向:
.
讀書會對話互動之探究:以「經典閱讀讀書會」為例 (摘要)
臺灣科技精英的資訊化社會結構 (PDF)
(補充2007/11/30)從詮釋現象學的觀點看愛書人之休閒閱讀經驗(林珊如、劉應琳)
.
採民族誌研究取向:
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圖書館─以東石鄉鄉鎮圖書館為例
.
以下兩篇關於詮釋學的文章較易了解:1) 陳榮華老的“高達美之藝術哲學”一文[註1]的第一部份(藝術品詮釋的不同進路),雖談的是藝術品的詮釋,但對詮釋學派中不同主張有較淺顯的介紹。2) 畢恆達老師的“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註2]。如此可對詮釋學有個初步的概念,接著是此次會議的筆記:
.
●詮釋學 + 人類學:聽董恩光講解釋人類學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講題:《諸文化的解釋》之方法論問題--格爾茲「細密的描述」研究)
.
解釋人類學或譯為詮釋人類學。講者說明了解釋人類學的創始者格爾茲(Clifford Geertz)[註3]的思想源流及生成,格爾茲將文化作為“文本”[註4]閱讀或解析、運用“細密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或譯為“深描”,即研究者像是生活在其所研究的文化場域中、參與被研究對象之日常生活,對該文化作非常細緻的描述、對自己之理解作解釋性的描述,此可謂“詮釋學性現象學式”的描述)的方式去理解被研究對象及探求真理。
董亦提到“如果人文科學理論無法達到科學式客觀主義的絕對與完美的客觀性,是否就僅有任意解釋的解構主義可以作為文化分析的唯一進路呢?然則,格爾茲明確表達他並未走到後現代之路徑中,格爾茲仍然在何謂解釋人類學的客觀性上進行思考…“(p.9)
.
[感想]因自己哲學底子差,再加上本篇文章涉及許多學派及學說,及作者的用詞遣字方式,實在是篇不容易消化的文章,或許以後有機會再讀。
.
●認識人文科學/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聽黃正玫講“「理解」溝通:從詮釋學觀點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
如果圖資學也算人文社會科學(或稱精神科學)的話,我們不得不認清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上的特性。
有大哲說:“我們說明(explain)自然、我們理解(understand)心靈”[註5]。而「體驗」、「理解」與「闡釋」為精神科學普遍使用的方法,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在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可見講者文稿p.12的表格。(以下引號內文字節錄自原文,藍字標題則為我所加)
.
實證研究方法的缺失:
“即便在今日也依舊存在以因果式、條件式的思維檢測溝通現象的傳播學研究,而這類研究也企圖捕捉溝通現象的規律,卻經常以年齡、性別等項目界定受訪者的背景脈絡,讓受訪者依研究者的施測框架進行回答,而研究測出的結果通常是破碎的。實證傳統反映在傳播研究中,通常會忽略社會脈絡而只在個案與普泛原則間進行檢證,這種認識思維被狄爾泰以「說明」形容之,並將之與精神科學的「闡釋-理解」方式對立,這也同時標舉了「個案—通則」的因果解釋與「闡發事物本體精神」的對立,並暗示高度依賴情境脈絡的精神科學不可能透過表象驗證其存有通則。”
.
「說明」(to explain)與「闡釋」(to interpret)並不對立:
“呂格爾.. 精神客觀化物[精神的載體]有其意義結構可循,透過符號學或論述分析等方法去「說明」文本的結構意義時,文本結構也具有「個案-結構」的關係而自成意義。呂格爾更進一步指出,當讀者[研究者]以符號學方法「說明」文本意義時,會把自我的理解加進文本詮釋中,因此「闡釋」是聯合文本論述與讀者理解的加工動作,「說明」與「闡釋」由此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互賴關係。...重要的是「讀出」(read out)溝通[/研究]現象中的精神韻律、意涵並明瞭(或建構)之於研究者現實世界的深層意義。 ”
.
詮釋也意味了(研究者的)意義重構與創作:
“以詮釋學的觀點來看,不管是研究者或被研究者都不是純理性的客觀存在…”。
“符號從存在伊始便脫離作者卓然獨立並開放各種讀者重構意義的可能。…解釋是帶有讀者意圖的行動,因此不可能完全解讀出作者的意圖,解釋必然為一種創造。…呂格爾認為文本離開作者後歷經解除語境的過程就是一個獨立接受意義更新(重新建構語境)的作品…研究者在引渡文本意義到當下的過程中便會加入闡釋並有所反思與批判,這是一個不斷豐富意義的過程也是一個開放意義於未來讀者建構的過程。“
.
研究方法需互補運用:
“理解與闡釋的思維都可以應用於實驗法、調查法、觀察法、深度訪談、田野調查等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社會科學研究中,實證傳統無法讓詮釋傳統認肯之處在於過度強調表象差異與理性推論,忽略了人類並非全然理性的存在,人類行為更深受傳統、約定俗成等抽象精神影響。意義涉及了空間場域與歷史因素,溝通現象也深受情境脈絡所約定俗成,對於情境因素的注意補足了實證方法的缺失。每種方法都有其侷限,質性方法的個案涵蓋度確實不如量化方法,但是使用量化方法的傳播研究若能更注意情境脈絡的補足,就能對溝通現象有更全觀與深入的理解。“
----------------------------------------------------------------------------------------
[感想]詮釋取向的研究方法讓我們更了解:我們是如何去理解及解釋/詮釋事物,不致僅停留在表象,而是更逼近事物的真象意義。畢恆達說得好:“理論只是研究的先前理解的一部份。研究不要受到既有理論的絕對限制,並不一定要放棄所有理論。理論只是提供我們看事情的觀點,重要的是選擇一個比較恰當的理論,以進入研究的循環。在這個循環之中,觀點是開放的,並且在與研究對象的對話過程中,不斷的修正與改變。”
.
[註1] 詮釋學入門,可參考下面文字:
“詮釋學所說的明白或理解,基本上是說理解一個人文科學的文本,而不是說理解一個自然科學的對象、數學或邏輯的命題…人文科學的作品不是由解釋[explain]去把握它的意義的,而是由詮釋(understanding)去理解它。”“我們閱讀文本,是為了獲得一些重要的知識或獲得一些關於人生或宇宙的普遍真理,不是要窺探別人的心靈,一些鎖碎的個人心靈[指作者的原意難以探求,也無必要硬求]。”“詮釋學就是要提出方法,指導我們根據這些形式[指道德、法律…或一切歷史事件],得到關於「生命」的客觀而有效的(objectively valid knowledge)知識…人要在具體的,活生生的體驗(lived experience)中瞭解生命…體驗成為詮釋學分析的始點,由此才能瞭解生命。”“一個人文科學的對象是唯一的,沒有與它相同的另一個對象了,並且,它所表示的,也是生命中的一個唯一的意義,一個不在普遍定律下的意義。個案的意義也不是為了彰顯普遍定律的。所以,詮釋學的對象擁有獨特的意義…當時的人文科學學者,很多都是根據自然科學方法去研究人文科學。”“其實在詮釋作品時,詮釋者的處境早已參與在作品的真理中…真理是由詮釋者與作品兩者的視域(horizon)融合而成。我們通常稱為視域融合。由於不同的詮釋者有不同的處境,因此作品會顯示出不同的真理意義,但這依然是作品的真理意義,而不是人自己獨斷決定出來的真理意義。”“個別的事物中有一個普遍的形式…看得懂藝術品[如《紅樓夢》一書]的人而言,這裡面的一切雖都是個別的話、個別的行為,但也是[賈寶玉、林黛玉間]愛情的形式在作用著。愛情的形式完全貫通和融合在每個個別的情節裡,其中無法區分到兩種不同的東西,雖然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正如我們看戲時,跟戲一起共浮沈、讀詩也是受詩的感動而與它共遊,在這樣的共遊中,才能真正瞭解它們…真理不是由理性推論而得,而是在遊戲[詮釋者共同參與]中領悟的。” (摘自陳榮華“高達美之藝術哲學”一文)
.
[註2]畢恆達文章提到:“我們可以從詮釋學的角度來反省理論與經驗研究所奠基的哲學基礎...”,詮釋學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有很多的啟發。“理解需要的不是教條而是對於詮釋規則的系統性運用。詮釋的循環(hermeneutic circle)是最主要的一個規則,亦即對於「部份」的理解為「整體」之意義所引導,而對於整體的理解又有賴於對於部份的理解以達成。 ”“所有的理解,包括自然與人文科學,在本質上都是詮釋的...社會理論的對象是一個已經受到日常意義所詮釋的世界。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適當的人文科學以捕捉人的意義的深度與複雜性。 ”“由於對於人類理解本質的認識,詮釋學雖然並沒有對應到一特定的研究方法,但是它對於傳統的方法以及經驗研究的哲學預設卻有了新的觀點。”“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於先前理解的反省與批判的過程。”
.
[註3] Geertz(維基百科的解釋),他的一部著作(中譯本書目介紹)。
.
[註4]“文本”可說是“任何一種現象,不管是個人和社會的,都可視為是文本”(夏春祥“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
.
[註5] 出自德國哲學家狄爾泰(Wilhelm Dilthey)。
rev on 2007/11/5 23:25
演講分為四大主題:1.詮釋學、2.符號學、系譜學、3. 網路研究、4. 民族誌。
● 詮釋學與圖資學
詮釋學是什麼?若先從以詮釋學作為研究方法來了解詮釋學,或許更具體易懂些。在王應棠老師的「詮釋取向研究」課程概要提到:“詮釋學取向的研究旨在處理文本或社會現象的意義,強調沒有一個超然於具體處境的立足點,所有研究都必須從研究者身處的社會文化傳統所提供的前見(pre-judice)或先前判斷(pre-judgment)作為出發點,經由部分與整體之間不斷往返的詮釋循環,逐步克服文本或社會現象的陌生性。此一循環過程突破人文社會科學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研究範型,強調理解的發生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的視域融合。詮釋者在詮釋的循環中還須不斷進行反思,以修正自己的先前判斷,因此對文本或社會現象的理解最終指向自我理解。”
.
下面是一些採詮釋學、民族誌研究方法探討圖資相關議題的論文:
採詮釋學研究取向:
.
讀書會對話互動之探究:以「經典閱讀讀書會」為例 (摘要)
臺灣科技精英的資訊化社會結構 (PDF)
(補充2007/11/30)從詮釋現象學的觀點看愛書人之休閒閱讀經驗(林珊如、劉應琳)
.
採民族誌研究取向:
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圖書館─以東石鄉鄉鎮圖書館為例
.
以下兩篇關於詮釋學的文章較易了解:1) 陳榮華老的“高達美之藝術哲學”一文[註1]的第一部份(藝術品詮釋的不同進路),雖談的是藝術品的詮釋,但對詮釋學派中不同主張有較淺顯的介紹。2) 畢恆達老師的“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註2]。如此可對詮釋學有個初步的概念,接著是此次會議的筆記:
.
●詮釋學 + 人類學:聽董恩光講解釋人類學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講題:《諸文化的解釋》之方法論問題--格爾茲「細密的描述」研究)
.
解釋人類學或譯為詮釋人類學。講者說明了解釋人類學的創始者格爾茲(Clifford Geertz)[註3]的思想源流及生成,格爾茲將文化作為“文本”[註4]閱讀或解析、運用“細密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或譯為“深描”,即研究者像是生活在其所研究的文化場域中、參與被研究對象之日常生活,對該文化作非常細緻的描述、對自己之理解作解釋性的描述,此可謂“詮釋學性現象學式”的描述)的方式去理解被研究對象及探求真理。
董亦提到“如果人文科學理論無法達到科學式客觀主義的絕對與完美的客觀性,是否就僅有任意解釋的解構主義可以作為文化分析的唯一進路呢?然則,格爾茲明確表達他並未走到後現代之路徑中,格爾茲仍然在何謂解釋人類學的客觀性上進行思考…“(p.9)
.
[感想]因自己哲學底子差,再加上本篇文章涉及許多學派及學說,及作者的用詞遣字方式,實在是篇不容易消化的文章,或許以後有機會再讀。
.
●認識人文科學/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聽黃正玫講“「理解」溝通:從詮釋學觀點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
如果圖資學也算人文社會科學(或稱精神科學)的話,我們不得不認清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上的特性。
有大哲說:“我們說明(explain)自然、我們理解(understand)心靈”[註5]。而「體驗」、「理解」與「闡釋」為精神科學普遍使用的方法,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在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可見講者文稿p.12的表格。(以下引號內文字節錄自原文,藍字標題則為我所加)
.
實證研究方法的缺失:
“即便在今日也依舊存在以因果式、條件式的思維檢測溝通現象的傳播學研究,而這類研究也企圖捕捉溝通現象的規律,卻經常以年齡、性別等項目界定受訪者的背景脈絡,讓受訪者依研究者的施測框架進行回答,而研究測出的結果通常是破碎的。實證傳統反映在傳播研究中,通常會忽略社會脈絡而只在個案與普泛原則間進行檢證,這種認識思維被狄爾泰以「說明」形容之,並將之與精神科學的「闡釋-理解」方式對立,這也同時標舉了「個案—通則」的因果解釋與「闡發事物本體精神」的對立,並暗示高度依賴情境脈絡的精神科學不可能透過表象驗證其存有通則。”
.
「說明」(to explain)與「闡釋」(to interpret)並不對立:
“呂格爾.. 精神客觀化物[精神的載體]有其意義結構可循,透過符號學或論述分析等方法去「說明」文本的結構意義時,文本結構也具有「個案-結構」的關係而自成意義。呂格爾更進一步指出,當讀者[研究者]以符號學方法「說明」文本意義時,會把自我的理解加進文本詮釋中,因此「闡釋」是聯合文本論述與讀者理解的加工動作,「說明」與「闡釋」由此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互賴關係。...重要的是「讀出」(read out)溝通[/研究]現象中的精神韻律、意涵並明瞭(或建構)之於研究者現實世界的深層意義。 ”
.
詮釋也意味了(研究者的)意義重構與創作:
“以詮釋學的觀點來看,不管是研究者或被研究者都不是純理性的客觀存在…”。
“符號從存在伊始便脫離作者卓然獨立並開放各種讀者重構意義的可能。…解釋是帶有讀者意圖的行動,因此不可能完全解讀出作者的意圖,解釋必然為一種創造。…呂格爾認為文本離開作者後歷經解除語境的過程就是一個獨立接受意義更新(重新建構語境)的作品…研究者在引渡文本意義到當下的過程中便會加入闡釋並有所反思與批判,這是一個不斷豐富意義的過程也是一個開放意義於未來讀者建構的過程。“
.
研究方法需互補運用:
“理解與闡釋的思維都可以應用於實驗法、調查法、觀察法、深度訪談、田野調查等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社會科學研究中,實證傳統無法讓詮釋傳統認肯之處在於過度強調表象差異與理性推論,忽略了人類並非全然理性的存在,人類行為更深受傳統、約定俗成等抽象精神影響。意義涉及了空間場域與歷史因素,溝通現象也深受情境脈絡所約定俗成,對於情境因素的注意補足了實證方法的缺失。每種方法都有其侷限,質性方法的個案涵蓋度確實不如量化方法,但是使用量化方法的傳播研究若能更注意情境脈絡的補足,就能對溝通現象有更全觀與深入的理解。“
----------------------------------------------------------------------------------------
[感想]詮釋取向的研究方法讓我們更了解:我們是如何去理解及解釋/詮釋事物,不致僅停留在表象,而是更逼近事物的真象意義。畢恆達說得好:“理論只是研究的先前理解的一部份。研究不要受到既有理論的絕對限制,並不一定要放棄所有理論。理論只是提供我們看事情的觀點,重要的是選擇一個比較恰當的理論,以進入研究的循環。在這個循環之中,觀點是開放的,並且在與研究對象的對話過程中,不斷的修正與改變。”
.
[註1] 詮釋學入門,可參考下面文字:
“詮釋學所說的明白或理解,基本上是說理解一個人文科學的文本,而不是說理解一個自然科學的對象、數學或邏輯的命題…人文科學的作品不是由解釋[explain]去把握它的意義的,而是由詮釋(understanding)去理解它。”“我們閱讀文本,是為了獲得一些重要的知識或獲得一些關於人生或宇宙的普遍真理,不是要窺探別人的心靈,一些鎖碎的個人心靈[指作者的原意難以探求,也無必要硬求]。”“詮釋學就是要提出方法,指導我們根據這些形式[指道德、法律…或一切歷史事件],得到關於「生命」的客觀而有效的(objectively valid knowledge)知識…人要在具體的,活生生的體驗(lived experience)中瞭解生命…體驗成為詮釋學分析的始點,由此才能瞭解生命。”“一個人文科學的對象是唯一的,沒有與它相同的另一個對象了,並且,它所表示的,也是生命中的一個唯一的意義,一個不在普遍定律下的意義。個案的意義也不是為了彰顯普遍定律的。所以,詮釋學的對象擁有獨特的意義…當時的人文科學學者,很多都是根據自然科學方法去研究人文科學。”“其實在詮釋作品時,詮釋者的處境早已參與在作品的真理中…真理是由詮釋者與作品兩者的視域(horizon)融合而成。我們通常稱為視域融合。由於不同的詮釋者有不同的處境,因此作品會顯示出不同的真理意義,但這依然是作品的真理意義,而不是人自己獨斷決定出來的真理意義。”“個別的事物中有一個普遍的形式…看得懂藝術品[如《紅樓夢》一書]的人而言,這裡面的一切雖都是個別的話、個別的行為,但也是[賈寶玉、林黛玉間]愛情的形式在作用著。愛情的形式完全貫通和融合在每個個別的情節裡,其中無法區分到兩種不同的東西,雖然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正如我們看戲時,跟戲一起共浮沈、讀詩也是受詩的感動而與它共遊,在這樣的共遊中,才能真正瞭解它們…真理不是由理性推論而得,而是在遊戲[詮釋者共同參與]中領悟的。” (摘自陳榮華“高達美之藝術哲學”一文)
.
[註2]畢恆達文章提到:“我們可以從詮釋學的角度來反省理論與經驗研究所奠基的哲學基礎...”,詮釋學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有很多的啟發。“理解需要的不是教條而是對於詮釋規則的系統性運用。詮釋的循環(hermeneutic circle)是最主要的一個規則,亦即對於「部份」的理解為「整體」之意義所引導,而對於整體的理解又有賴於對於部份的理解以達成。 ”“所有的理解,包括自然與人文科學,在本質上都是詮釋的...社會理論的對象是一個已經受到日常意義所詮釋的世界。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適當的人文科學以捕捉人的意義的深度與複雜性。 ”“由於對於人類理解本質的認識,詮釋學雖然並沒有對應到一特定的研究方法,但是它對於傳統的方法以及經驗研究的哲學預設卻有了新的觀點。”“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於先前理解的反省與批判的過程。”
.
[註3] Geertz(維基百科的解釋),他的一部著作(中譯本書目介紹)。
.
[註4]“文本”可說是“任何一種現象,不管是個人和社會的,都可視為是文本”(夏春祥“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
.
[註5] 出自德國哲學家狄爾泰(Wilhelm Dilthey)。
rev on 2007/11/5 23:25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