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9

四種詮釋資料

Loran Dempsey的文章Four sources of metadata about things,提到圖書館使用的描述性詮釋資料(descriptive metadata),依其來源的不同,分為四個種類:professional、contributed、programmatically promoted及intentional metadata,他們不是互相排斥的,問題在如何使他們一起有效地運作。
讀到這篇文章時即順手中譯下來,而編目精靈動作通常更快,已在2007.05.22對這篇文章作了翻譯介紹:四種來源的元數據,譯的簡明扼要,感謝她。不過我仍將自己的文字及由此文章引發的漫想張貼上來,請互相參照吧!

這四種詮釋資料的含義是:

1.專業的詮釋資料(professional):指圖書館編製的詮釋資料。現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在網路環境下,它們的價值無法張顯,仍待繼續努力。

2.使用者貢獻的詮釋資料(contributed):指近年許多社會性服務網站(如:FlickrLibraryThing等等),他們邀請、蒐集及挖掘使用者貢獻的資料,來作(檢索結果)排序、推薦及連結相關資源。他們組織資源的方式創造了另一種價值。例如,OCLC的作者識別檔(WorldCat Identities),我們也想讓作者自己來評論、補充[資料]。

3.程式產生的詮釋資料(programmatically promoted): 指在處理數位資源時,可由程式自動辨識及產生詮釋資料,也可進一步作資料探勘以辨識其中關係及模式。如Google為書籍所製作的首頁,其中提供的訊息便是對Google Scholar、Google Book Search等作資料探勘而來的。

4.使用者意向相關的詮釋資料 (intentional):指收集使用者“使用”(use and usage)方面的資料。如網頁排序(pagerank)是收集使用者連結的數據,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推薦服務是收集購買情形的數據。在各網站分析利用大量性數據資訊以提供用戶有用的路徑時,這類資料已成為核心的要素。

這四種詮釋資料可互相搭配運用。有關這四種方法(approaches)的討論經常是對立不容的。Dempsey認為出發點應是:如何提供使用者更好的服務及哪些方法能支援這樣做,而不是站在某些方法的技術面向上[想問題]。

----------------------------------------------------------------------------------------
為何會形成詮釋資料的多樣性?
在紙本時代,多由資料仲介者(如圖書館)提供使用者(讀者)資源的目錄、銓釋資料,對資源的詮釋是仲介者的觀點,讀者必須自行納入軌道;但在網路、數位時代,或許是科技及人們觀念的轉變(兩者互為因果?),形成去中心化、個人化(個人空間權力的湧昇)的態勢,個人的發言益受重視,一般大眾都可對資源提出詮釋觀點(賦予標籤tag、一種歸類)。或許未來圖書館的目錄是繽紛大集合(hybrid?)的展現。
這樣就會便於使用嗎? 是否雜訊太多令人困擾?如何梳理、控制這些大雜燴,讓其互補以發揮更大效用乃是重要課題。

2007/05/25

混雜資訊的組織

甫出版的一本顛覆傳統秩序(order)觀念的書--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The Power of the New Digital Disorder(一切都是混雜:新數位世界之混亂無序的力量)為David Weinberger(wiki簡介)[1]所著。也是再一次衝擊傳統資訊組織思維。[2]

看到有三篇書評[3]及ilyagram的blog文章,其中能代表圖書館觀點的應是ALA TechSource's “Weinberger's Well-ordered Miscellany”by Karen Schneider。綜合其大意如下:

大混沌時代再臨(Chaos is come again)
Weinberger提到三種秩序(order)觀念:第一種秩序為一物件同時間點只能存在一個地方;第二種秩序就像舊的卡片目錄,秩序是有用處的;而作者的重點則放在第三種秩序(the third order) -- 是關於[物件間]豐富的關連性,其價值是超過貧乏的分類系統[4],且第三種秩序是與圖書館界做事的方式是完全相反的。評論者Karen以為最令人困擾的、同時也是最有趣的是:作者說“混亂是優點”(messiness is a virtue),例如Flickr等社會性服務網站使用者建立的詮釋資料愈混雜、有愈多關係存在,也會變得愈有含義。

Karen對作者的一些看法似乎不以為然,認為作者對圖書館的了解似停留在卡目錄時代。她並說這是一本危險的書,最危險的不是作者所說的這些顛覆圖書館界資訊組織思維的話,而是我們不去聽這種話語。

至於另二篇書評較站在資訊科技的角度,Zuckerman提到:這不僅是本談分類的書也是本哲學書,是關於知識的形態(the shape of knowledge)及當資訊由紙本移至網路時,它如何改變了我們組織資訊的方式及我們的想法。我們在組織資料時傾向以資料的實體位置(單一位置)作考量(we tend to organize data in terms of its physical placement),這影響及傳統層屬分類思想。作者告訴我們將樹葉儘可能放在很多樹枝上,建立一棵樹像超連結的樹葉堆( "put each leaf on as many branches as possible", building a tree that looks more like a hyperlinked pile of leaves.)。

Doctorow則提到在電腦與網路環境下,一物可置於所需放置的多個地點,可說是一種對真實宇宙形態的方便權宜性偽裝。階層(hirearachy)組織的觀念與作法是無所不在,現都將受到Internet的衝擊。舊系統的偏見(不公平)被揭露,新形態的知識(a new kind of knowledge)更忠實呈現真實世界的混亂、茂盛的線絡。Internet的混雜不同於一般者,而有其特殊性,它可用來表達世間事物的意義(messiness can be used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如Flikr的標籤(tags)經彙聚、分析可構成某種含義,有利於資訊查檢。
------------------------------------------------------------------------------------

雖未讀到這書,但從書評中似已略窺作者訴求的重點,在電腦網路環境下,一物可與其多個化身同時存在、可歸屬多個不同的類別,物件(或知識)間與關係線絡是密密麻麻的,這不是因電腦網路環境才如此,自古即已存在,只是網路科技將這種關係更張顯出來了。而真實世界就是混雜messy的,乃需更多對語言、知識、科技的探究、分析及處理,以便讓這種混雜變得具有意義(to make sense)。
.
當探討分類、種類(category)時似乎免不了會涉及哲學及“知識”(knowledge)到底是何物的問題?我們不妨也參照一些其他的論述/觀點,或幫助我們思考問題。邱子恆曾寫“圖書資訊分類架構在組織與呈現知識上之應用”,其中說到:
“任何新的想法,只有當其與已存在的知識有了關聯,才可能成為新知識。也就是說當資訊有了結構性,才能提升成為知識。因此,概念、資訊、知識、以及分類本質上是連結在一起的。…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更進一步地認為:「分類就是知識(all knowledge is classification)」。而用分類的方式來組織人類知識之目的,主要是希望協助個人達到記憶上的經濟性、進而可以更容易地檢索到資訊、並描述與建構相似物件之間的關係、而且用簡明的方式來呈現這些關係。” (p.2)又提到“若要由資料轉化成為資訊的層次,需要有脈絡化、歸類、計算、訂正、以及濃縮等5C(contextualized、categorized、calculated、corrected、condensed)的加值活動,而從資訊再轉化成為知識的層次,則需要有比較、知曉因果、關聯、以及交流等4C(comparison、consequences、connections、conversation) 的加值。(p.4) …在設計組織顯性知識的系統時,若能掌握知識在被使用時的情境脈絡,對於分類系統的設計將有很大的助益。”(p.12)

什麼是網路時代“知識被使用時的情境脈絡”?HYPERLINKING、GRANULATED … 嗎?線性扁平的傳統分類及組織方法已不適用於網路環境了。Weinberger這書是辯明一些網路環境的特性,這些看起來混亂的東西(messiness),應可指望語意網(Semantic Web)來解決了吧。



.

Visual Thesaurus中"class"一字的語義關係
.
[1] David Weinberger是技客、評論專家,是企管重要暢銷書「破繭而出:網路時代扭轉傳統企業思考的95項宣言」的作者之一。
[2]知識/資訊的messy或稱rich、關聯性、folksonomy…等問題圖書館應已了解並在謀對應之策了吧。
[3]另二篇評論出自資訊界:Zuckerman'sDoctorow's
[4]The third order is about the richness of relationships, the value of more over less, and—by implication—the arid sparseness of categorizing systems that insist on impossibly unambiguous definitions and neat, clear-cut borders.
.

[延伸閱讀]
以知識探索為本之知識組織方法論及研究分析(陳亞寧等)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 (游园惊梦 blog文章) 2007.8.6補充

[補充2007/05/27]
這本書的網頁有書的序言、第一章、書評彙集...等資料。
另在Google Video看到Weinberger演講的影片(網址):
Google Tech Talks "Everything is miscellanious" 57分鐘2007/05/10
[摘要] David Wienberger's new book covers the breakdown of the established order of ordering. He explains how methods of categorization designed for physical objects fail when we can instead put things in multiple categories at once, and search them in many ways.

2007/05/22

雜記‧隨想 (2007年5月)

Wawoo!長達一天半無法連上Gmail、Blogger及Google,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Google出了問題?
.
對未來的想像?
台北春天的午後,雨零落的下著,陰沉與潮溼的感覺帶我回到年幼時:難以入睡的午後,電視中歐陽菲飛菲穿著牛仔褲在唱熱門歌曲,青春四射…矮房磚牆木門青苔的街坊,混雜者雨後及植物的氣味,那是五、六零年代的味道…回憶有時似真似夢,當時不曾想過四十年後的世界--網路社會的景象,社會變遷的快速已難預知未來將會如何。近來當紅的一部影片”Did you know that?” By Karl Fisch(中文版:“你知道嗎?”,朱學恆譯) 深刻表明了現今人們在科技急速變遷下對未來的疑惑。

暑期研習班
學會的暑期研習班(計12種班)開始報名了,資訊組織進階班「主題分析與知識組織」課程有:
專題講座:主題分析的現況與發展;2.中文圖書分類法;3.中文主題詞表研析;4.知識組織系統(KOS);5.語意網(SemanticWeb)與知識本體(Ontology); 6. 主題分析自動化。
我對許多課都蠻感興趣的,可惜散在不同班別,若有網路廣播podcasting/webcasting多好啊!
.
秋聲交會
當初將自己blog取名“秋聲”只因與秋生(秋天出生)同音。後來才知歐陽修寫的“秋聲賦”[翻譯][解說][老驥解析] 乃一代名作: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
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
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

.
又知鄭愁予寫的新詩“秋聲”(解析)、柯錫杰的攝影作品“秋聲”(vanny's blog)。自感有幸也沾到“秋聲”一點邊。

觀看中國
好像是4或5月的某晚看到NHK台播的「関口知宏の中国鉄道大紀行」(節目網站) http://www.nhk.or.jp/tabi/ 第一集,主持人關口知宏(Sekiguchi Tomohiro)[註] 遊覽了青康藏鐵路、西寧等地。不像國內介紹大陸風光的節目,它像一個外國人的旅行筆記,是一種旁觀的觀點,再加上影像表現的質感與美感,讓人印象深刻。之後因找不到播出時段,都沒看到。或許等5/28以後再看。(參見節目表kksp blog中的敘述或大陸報導)。
中國,廣大的土地與人民,是中國人(民族)的原生地,儘管當今政治紛擾,似乎認同也變糢糊,但是無法拭去人們那種真實的歷史情感吧!
.
[註]關口曾至日本各地及歐洲旅行,並寫下繪本日記 (例子)。
**附記:Blogger編寫畫面一直出問題,令人挫折!

2007/05/18

RDA新動向

於2007.4.30--5.1於倫敦大英圖書館舉辦的“[RDA]資料模型會議”([RDA] Data Model Meeting) (大英圖書館訊息) (DCMI Lib wiki網頁),有來自RDADCMI[1]兩方專家計9人參與,檢視RDA與詮釋資料模型間的配合問題(A meeting was held which examined the fit between RDA: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and models used in other metadata communities.)。會後宣布稿中有三項重點:

一、建議(Recommendations)
RDA與DCMI應共同合作,建議尋求經費以發展(建立)RDA應用綱要(RDA Application Profile)[2],尤其要做下列事情:發展 RDA Element Vocabulary[3]、以FRBR及FRAD為基礎,發展 RDA DC Application Profile、使用RDF/RDFS/SKOS 來揭示RDA Value Vocabularies。

二、(預期)成效(Outcomes):圖書館社群將獲得一個詮釋資料標準,它與網路架構是相容的、與其他語意網計畫(initiatives)是充分共通的;DCMI社群將獲得一個圖書館應用綱要,它是以DCAM及FRBR為基礎的;語意網社群將獲得一個重要的共用資源--經縝密構思的詮釋資料詞彙—供再利用;對RDA的提昇(?)(uptake)。

三、進一步的建議(Further Suggestion):建議DCMI及DC應用綱要的開發者使用如FRBR類的觀念模型,作為描述智慧或藝術創作的基礎。
.
RDA架構面臨重整
(應說書目標準[bibliographic stds]的架構將重整)
.
何以如此? Coyle & Hillmann的一篇文章章中提及:製訂中的RDA讓圖書館失望,因它仍以舊觀念為基礎及缺乏圖書館界的支持。在ALA評論RDA部分章節新草案時說:ALA對RDA的製訂過程及有能力訂出個可行的標準上,有益多信心危機。ALA並建議採由上而下的製訂(發展)方式(Adopt a top-down development approach)…等等。意即先訂出大架構、方向而非細節,宜先有共通原則、再定細則。
.
重整為何樣? 在futurelibWiki網站正在討論未來書目處理的框架(Framework for a Bibliographic Future),Coyle等四人提出的草案(模型) 中規劃出四個層級,由底層往上分別為:Abstract Metadata ModelDomain Model guidance Encoding,其中的guidance 極為關鍵,它不僅指引編目者,同時也能(以一種人們能了解的方式)描述資料元素的語義。 [4]此外還有Dempsey等人也擬構 了框架。
.
對編目現狀有何影響?
Coyle說目前尚對現有的編目工作或end users/cataloger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影響,因為此舉(指重整RDA)是在擘劃RDA的深層背景的東西("deep background" stuff)。至於對自動化系統的影響(使用不同的資料格式)可能還有一段(數年)時間。另會影響到MARC或MODS嗎?她認為若前進至MARC2.0或MODS2.0會讓我們在資料相容性及資料再利用上有更大的空間。[5]
.
疑慮者的問題
Riley的文章中提到:希望不是將RDA製訂為一結構標準(RDA原本是一內容標準的東西),不然勢必將喪失原本的使用者。(“I really hope this doesn't mean this initiative is planning on creating a structure standard out of RDA, which is a content standard. If whatever harmonization happens here happens on RDA as a structure standard, you've REALLY lost all regular RDA users…”)。[6]
.
[1] DCMI為Dublin Core Metadata Initiative(都柏林核心詮釋資料組織),可參考詮釋資料格式(Metadata)規範(國圖編) 或吳政叡老師的都柏林核心集網頁
[2]application profile或譯為應用規範,可見DCMI Glossary的解釋 。DCMI訂有Library application profile
[3]參見Karen Coyle's Astonishing announcement: RDA goes 2.0一文。文中Keren訪問了與會者Diane. Hillmann,Diane提到:RDA的指示說明(instructions)將不會受到影響,但會將正式的資料元素字彙(formal element vocabulary)分出來,使用者可能不感覺它的存在,而是藉由RDA的線上版來連結查詢其定義。Coyle最後說:圖書館正無縫地與語意網融合(Imagine a library that is seamlessly integrated with the semantic web.... we seem to be on our way.)。
[4] Abstract Metadata ModelDublin Core Abstract Model (DCAM);
Domain Model,例如圖書館界採用的FRBR model。可將之形式化而訂出如'Element Set'、 'Element Vocabulary'等表綱,如DC的’Dublin Core Element Set’;
guidance,如傳統使用的編目規則;Encoding應指data formats(機讀格式)。

[5]同上面[3]Coyle文章後段 comments 所述。
[6] structure standard vs. content standard~~
詮釋資料的組成結構,通常認為是:
資料結構/語意(Data Structures/Semantics):如,DC, CDWA, EAD, MARC…
資料值/詞彙(Data Values/Vocabularies):如,AAT, ULAN, LCSH
資料內容/語法(Data Content/Syntax):如,AACR2, ISAD
[以上取自
後設資料(Metadata)標準與個案的實際應用(陳淑君)]
.
[其他參考資料]
1. 元數據的互操作(Medata Interoperability. Trends)(曾蕾) (ppt) 或Metadata Interopera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pt.I, pt.II)(曾蕾等)
2. 应用纲要的创建(ppt)
3. DC元数据规范中文文档 (Keven's blog 2006/11/08) 或 2007/05/10, 2006/03/19~03/26 …等博文。
4.[5/23補充:]之前陳和琴老師曾寫 “新內容標準RDA初探”(摘要)
.

1..... 2
圖1 & 2: 元數據的互操作(曾蕾) p.69, 70
-------------------------------------------------------------------------
2007/05/19補充:“Structures and Standards for Our Bibliographic Future”(ppt)是 Diane Hillmann在2007.5.9的LC 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 芝加哥聽證會上的簡報,其中講到一些RDA Element Vocabulary, Value Voc., Legacy Voc., RDA Application Profile等的意義,也可參考。

2007/05/14

數位學習者及數位研究者

2007.4.26的「2007 e-Learning數位學習論壇」研討會,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Dr. Tiong Hok Tan(Daniel Tan)講“Next Generation Learning”(連結下載ppt)。其中提到新世代(或稱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1]、千禧世代millenials、Y世代、網際世代net generation[2])的行為特徵,這些對圖書館而言很有參考性(在此數位時代,圖書館欲提供不同面貌及價值的服務之時),現節錄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Era and People [四種世代人的差別]
•Traditionalists: born prior to 1946 (>62)
–Brand and retail store loyal, gone through the depression and war
•Baby Boomers: born 1946-64 (43 - 61)
–Reminded to eat the plate clean. Into home and kitchens upgrade; enjoys gourmet food
•Generation X: born 1965-81 (26 - 42)
–Likes to be educated and informed; no major enduring hard economical times
•Net-Geners/Millenials: born 1982-2000 (7 -25)
–Live, breath, shop, link up on the web. Well informed.

Product of the Environment [不同世代,不同產物]
Baby Boomers: TV,Typewriters,Telephone,Family focus…
Generation X: Video games, PC, Email, Audio CDs, Individualist
Net Gen: Web, Cell phone, IM, MP3, MPEG, Online communities

Clash point on Training [各世代對訓練的看法不同]
Traditionalists: I learned the hard way ; you can too!
Baby Boomers: Train them too much, and they’ll leave.
Gen Xers: The more they learn, the more they stay.
Net Gen: Continuous learning is a way of life.

Characteristics of Millenials- Digital Natives[數位原住民在資訊方面的特徵]
Information
• Multitask
• Nomadic
• Format agnostic
• Experiential
• Collaborative
• Integrated
• Hyperconnect and hypercommunicate

a need to move from teacher led instruction to project-based, student- centered, self-directed learning[教學的方式應有所轉變]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llenials[千禧世代學習上的特徵]
•Trial and error is the key learning strategy (games logic)
•They are used to bits & bytes and technology
•They want their (digital immigrant) parents involved
•There is zero tolerance for delays
•They value feedback
•Gravitate to group activity and team work
•They want structures, rules and authority
•They prefer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Adding not replacing [溝通及環境的多重性:在原有的模式外增加其他的方式]
Face-to-face + Online + Social networks →→ Blended Communication and Environment
-----------------------------------------------------------------------------------------------------------

不僅是e-learning,現在學術研究者也走向e-research(數位研究)。一份英國的研究報告(Researchers' Use of Academic Libraries and their Services,研究者對學術圖書館及其服務的利用)提到e-research、跨科際或跨機構的研究、大量研究成果以數位形式出現,這些都對圖書館產生新的挑戰。[3]

在數位學習及數位研究興起時,圖書館應思考要扮演怎樣的角色及該採取怎樣的策略吧!

[1]Digital Natives一詞首先由學者Prensky提出,見其文章(pdf)。或參閱 "Digital Natives" and eLearning/ By Susan Smith Nash, Ph.D.;或Answers.com的解釋
[2]參見
Y世代Wikipedia解釋。
[3]參見Lorcan Dempsey's
Academic Library Organization一文。

2007/05/11

一目了然的資訊視覺化

讀到Lorcan Dempsey's Weblog的一篇文章Glanceability,由 glance(看一下、一瞥)+ability而成glanceability這字,意指使用者只需看一眼(螢幕上顯示的)即可獲得/了解所需的資訊,不需花太多認知上的判斷。[1] 文中也提到另一篇文章:Designing Glanceable Peripheral Displays,是對設計這種“一目了然”介面的探討。

Dempsey提到圖書館的網站常無法讓人“一目了然”,就像包裹著無條理的分類、且欠缺指引的資源界面,讀者需花不少的判斷功夫來找出其中包含了哪些資訊。

Dempsey還提到WorldCat的作者識別檔(WorldCat Identities Beta) [2]的一些視覺化設計能讓人一目了然。例如:作者的作品出版之年代顯示圖(publication timeline)及適用(對象)程度圖(audience level)皆是。

雖Identities還處於beta試用期,問題仍多(涉及名稱權威控制),不過雛型看起來蠻不錯的(如下圖例)。
.

.
資訊的視察化(可視化)[3]似將人的心象勾畫的更清楚了。

[1]“glanceability”的幾則原文解釋:Glanceability is about enabling "users to understand information with low cognitive effort".(Dempsey); Glanceability refers to how quickly and easily the visual design conveys information after the user i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isplay.( Matthews, et al);glanceability, a beautifully evocative word referring to the ability to look at a screen and capture the information you require at a glance.(Hirst)

[2]WorldCat Identities相關文章:Dempsey'sO'Reilly'sHickey's ppt

[3]資訊視覺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he use of computer-supported, interactiv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abstract data to amplify cognition.) 電腦將大量抽象的資訊映射到圖像上,人們通過圖像的結構、特徵等來理解認識從而獲得知識。(林夏的“資訊視覺化與數位圖書館”演講投影片9/54,參見Lib Views文章) 即IV is to amplify human cognition,可提高人們的認知能力。EBSCOhost也採用此方法,可見徐月美文章

補充2007/05/15:發現了ilyagram, see 世界書架上的馬克思 Marx on WorldCat

母親節


取自 http://www.flickr.com/photos/50956048@N00/337689695/

看到兒童福利聯盟調查媽媽辛苦指數的報導,又見“3成4粉領族不想當媽媽...”的新聞...
媽媽,在這年頭,應說一直以來,就不好當啊!.

仍祝願媽媽們(無奈的、悲苦的、擔心的、疲累的、徬徨的、八爪章魚的...)
更有愛心、更有智慧、更堅強、更幸福!

身為人母亦當自我檢討,希望作個稱職的母親。而最大的願望也就是孩子能平安、健康、快樂吧!

2007/05/04

「WEB 2.0与信息服务2007年会」簡報摘錄

日前(2007.4.21-22)大陸「Web 2.0與信息服務」2007年會,演講者的簡報檔已上線(連結),其中三場簡報的見解很值參考,現摘錄部分,其他演講內容則還待閱讀發掘。


1.... 2
圖1. 現場直播畫面
圖2. Web2.0科技及商業模式之發展與趨勢圖(取自Keven演講投影片p.64)[1]

一、將圖書館2.0進行到底 (by 劉煒 = Keven)

圖書館2.0/DL趨勢
•各館的OPAC被聯合OPAC取代--WorldCat+Location模式
•OPAC的分面化--WorldCat+FRBR+Using Context
•OPAC的微內容/細粒度化
•OPAC的全文化
•OPAC與其他網路資源庫的同一化
•編目工作的集中化、網路化、商業化及免費化
•用戶參與的動態知識組織
•資源描述的語義化
•資源管理的微結構化
•圖書館軟體的服務化和分散化
•圖書館門戶的沒落和服務的泛在化

Ten recommendations for Lib2.0 Web-based services
•Web2.0 Heart and Soul (Interface and workflow)
•Facet organizing
•RSS
•Toolbar/Gadget/Widget
•SSO (Single Sign On) with OpenID
•Social Network Support
•My Library
•Portable (I/O, Standard support)
•Taggable/Resources visualization
•Commentable

圖書館2.0認識誤區
圖書館2.0不是技術???
圖書館2.0不僅僅是技術
它是基於技術的實踐
但同時是理念,是管理

圖書館2.0需要有一套一攬子解決方案???
圖書館2.0只是一個過程
不存在一個統一的結果

讀者並不關心圖書館2.0???
那是因為還沒有給讀者帶來好處

圖書館2.0只是一個時髦名詞,轉瞬即逝???
圖書館2.0是一個新名詞. 但更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
任何具體的事物都有它的生命週期
圖書館2.0作為一種精神. 不管變成什麼,3.0...n.0 都是有價值的


影響圖書館未來的十大技術
•RFID
•E-Paper/Ink
•Semantic Tech(Web3.0/智慧技術/基於知識的服務/微內容微結構/Tag/Folksonomy/智慧/自動參考服務)
•SOA&MDA(Web Service/Software as services/Mashup/link technology)
•Data/Knowledge Mining(Social Network Analysis/Citation Analysis/Bibliometrics/Cybermetrics/Visualization)
•PKM(Blog/Wiki/IR)
•Wireless(VoIP)
•P2P
•Grid(Smart PC/Ubiquitous Computing)
•海量/多媒體存儲/檢索/保存

Ten advices for Librarian2.0 [2]
•Breakthrough GFW (三招突破GFW)[3];
•Things you don't know about Google (你所不知道的Google);
•Still use IE? What a pity! (拋棄IE, 投奔Firefox);
•Netvibes/Pageflakes PIP (個人資訊門戶);
•Zotero/Connotea PKM (個人知識管理);
•Web-based Office (網路辦公環境)
•Full use of RSS (掌握RSS);
•Syndication within working group協同工作(SN/IM/Calender/PM等);
•Publishing can be fun! 資訊發佈技巧博客/維客/Gpages(包括Gadget/Toolbar);
•More for free!另類Knowhow(notebook/pipes等特殊工具)

二、Micro Contents Macro Services(微內容 巨集服務)
-- 以“開源互動”為核心的Web/Lib2.0 (by 杭州大學葉鷹主任)

2.0的核心精神
開源:開放資源(Open Source; Open Access)
互動:交互驅動(Server/Librarian Action; Client/User Interaction)

新穎性1:創作個體從少數轉為多數,積少成多
新穎性2:資訊資源從稀缺轉為富餘,服務無限

2.0格局
創作個體:生產微內容(Micro Contents)
服務群體:產生巨集服務(Macro Services)

創造性1:積少成多的微內容導致個性化時代
創造性2:服務無限的巨集服務導致多樣化局面

Lib 2.0的顛覆性

......................Lib 1.0........... Lib 2.0................................
資源基礎:書目資料 --> 全文資料
技術基礎: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 數位圖書館核心引擎
服務特點:檢索查詢 --> 互動諮詢

顛覆性1:拋棄MARC,走向Metadata!
顛覆性2:拋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走向X引擎?

X引擎將會是…Google、DSpace core(information flow-based)、Fedora core(contents-based)…?


三、Web 2.0在圖書館應用—兩個可能的方向 (華東師範范并思教授 = 老槐)

Lib 2.0的方向主要有兩個

1.資源
用戶創造或貢獻資源——資訊獲取;
用戶編輯與標引資源——資訊組織;
圖書館推送與用戶定制資源——資訊服務。

2.交流與溝通
館員間交流與溝通——工作組織
館員與用戶交流與溝通——服務組織。
用戶間交流與溝通——社區組織

資源:Web 2.0用於資源建設
從Flicker、WikiPedia到YouTube,商業化機構一直走在前面;
圖書館面臨的選擇:與商業化機構,合作還是競爭?
合作:彌補圖書館技術與設備方面的弱點;
競爭:資源自有化,承擔起永久保存的功能。

資源:Web 2.0用於資源組織
本項應用效果明顯,但在圖書館人中分歧亦明顯。
正方:改善資源可獲得性,導致網路文獻對於紙本文獻的替代,優化服務水準;
反方:資訊處理品質下降,不可靠,背離了圖書館資訊組織的“專家傳統” 。

資源:Web 2.0用於圖書館推送與用戶定制資源:
圖書館利用技術手段+用戶行為進行資訊處理,提供“Amazon式”書目推薦。
用戶利用RSS聚合定制資源(目前一般還是資料庫商提供) 。
超“Amazon式” 智慧化資訊支撐平臺?(針對特定用戶群的更加個性化、更加深入的資訊資源推送)

挑戰
重新設計系統,確定用戶為中心的技術路線;
重新設計服務,改變用戶在系統中的位置…

交流與溝通:Web 2.0用於圖書館社區
使館員、用戶在一個資訊虛擬社區中生活、工作與學習。
館員與讀者的關係不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甚至不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而是平等互利互惠的資訊互助。
圖書館無處不在,不僅僅是消除服務障礙,而且要深度介入用戶的數位化生存。

[1]亦可參閱"Gartner's 2006 Emerging Technologies Hype Cycle Highlights Key Technology Themes "一文。
[2] 亦可參閱Keven的另一份投影片"
Do you 2.0 enough?"(含有趣的圖) 或Keven's Blog 2007/04/15-04/16博文。
[3] GFW是指Great Firewall? 參見
Wikipedia解釋
rev on 2007/05/05
----------------------------------------------------------------------------------------------
另我在網路上看到下面這個Web2.0的示意圖(S. Richards以MindManager繪製),也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