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2

憶父詩篇(二)

在父親的詩聯小集中有兩篇關於民國37年離開南京的詩作:

離京感慨
芸芸黎庶有何辜,遍被朱毛大殺屠,
除夕下關三疊賦,悠悠何日復還都。

離京感嘆
眾語謠傳匪渡江,風聲鶴唳盡驚慌,
紛紛疏散忙逃命,泣叫爸爸哭喚娘。

在附記中父親寫到:
民國37年國軍剿匪失利後,紛紛謠傳共匪就要渡江進攻京滬,是時中樞無主,李宗仁代統無能,當此局勢演變之下,風聲鶴唳,紛紛逃難。筆者於37年舊曆除夕,自南京下關乘火車赴穗之時,親睹下關車站人山人海,擁擠紛亂,最可憐而且很難忍痛者,許多小孩抱不上車,遺失鐵路兩邊,有坐起的,有躺地的,有男性的,有女性的,泣叫父母之聲,悽悽盈耳...

看了這些描述,不禁感嘆為何每次政權的更迭都常是流血流淚? 父親雖屬深藍的,但不失其為歷史事實的見證。民國37年被棄的孩子,如今安在? 父親及許多那年代的人與事皆已走入歷史洪流;而當我們走入歷史時,又會留給後代什麼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