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0-24日在韓國首爾(Seoul)舉行IFLA(國際圖書館聯盟)年會,而8月16-18日舉行與編目密切相關的「第四屆國際編目規則專家會議」(IME ICC4)(註1)
-
IME ICC4會議的目標為:將檢視亞州現在使用的編目規則,並比較它們與1961年訂定之「巴黎原則」的異同;將審視及(有可能)通過自2003至2005年間擬定的「國際編目原則聲明」草案(這是過去於歐洲、拉丁美/加勒比海地區及阿拉伯語的中東地區舉行的IME ICC會議所產生的草案);看看我們的規目規則是否能更相似些;或許將對建構一個「國際編目規則」提出一些建議。(To examine cataloguing codes currently used in Asia to compar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the 1961 Paris Principles; to review and possibly approve the 2003~2005 draft 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Principles, from the European, the Latin American/Caribbean and the Arabic-speaking Middle East regional meetings of IME ICC; to see if our cataloging rules can be more similar; and perhaps to suggest proposals for an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Code.)
-----------------------------------------------------------------------------------------------
我也對相關主題作了些解讀:
關於ICC及SICP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Code and 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Principles)
我想IFLA最終是希望有一個「國際編目規則」(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Code)產生,以利編目標準化、資源共享及便利目錄的使用著,在此之前先需修定已不合時宜的編目原則(巴黎原則),原則(principle)可說是編目規則(rule)的依據。
在新的「國際編目原則聲明(草案)」(的導論中提到SICP內容包含七個部份:
1. Scope (範圍)................................ 2. Entities, Attributes, and relationships (實體,屬性,關係)
3. Functions of the Catalogue (目錄的功能) 4. Bibliograhic Description (書目描述 / 著錄)
5. Access Points (檢索點)..................... 6. Authority Records (權威記錄)
7. Foundations for Search Capabilities (搜尋功能的基礎)
新的原則是建立在世界主要的編目傳統(有關目錄思想傳統)上,同時也建立在FRBR(書目記錄功能需求要件)及FRANAR(權威記錄功能需求要件及編號)的觀念模型(架構)之上,這些觀念模型擴充了” 巴黎原則”到主題編目的領域。
(原文(draft of April 2006 計9頁),亦有大陸中譯本。其他語文譯本參見此處,亦可參考註2)
-
關於 IME ICC4
另在此次會議的進行方式說明(Methodology)中提到:
這次會議焦點主要在對SICP(草案)的評論,同時與會者也將討論在亞洲使用的編目規則及如何更密切的整合(harmonization)編目規則,主要在下列五方面:
1. Personal names (個人名稱).................... 2. Corporate bodies (團體)
3. Seriality issues of when to make a new record (連續性出版物何時需建一筆新書目記錄)
4. Multipart structures (多組件/多冊書的結構)
5. Uniform titles and GMDs (general material designators) (劃一題名及資料類型標示)
另Barbara Tillett發表之報告 ”A Virtual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File (VIAF)" (pdf 778KB/38 p.),是關於建置虛擬國際權威檔的構思(應涉及跨語文及硬體操作)(亦可參見註3)。
-
感想
資訊環境已是全球性的(追求全球互享),IFLA提出的FRBR將成為全球編目的新思維,接下來便是編目規則及MARC整合、標準化或互通的問題,ICC與RDA都將於2008年發佈,它們會如何運作(會像UNIMARC vs. MARC21嗎)? 此次會議亞洲國家報告者包括大陸、日 、韓 、高棉、斯里蘭卡五國,台灣方面的意見及權益是否會被忽略?(還是要藉兩岸五地的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計畫進行部份溝通?)
另外也查找了些IFLA其他屆年會國內參訪報告:
‧(70屆2004) 參訪報告(陳淑君) ‧(70屆2004) 論文摘要(陳昭珍)
‧(69屆 2003) 參訪報告(陳淑君)
‧ (67屆 2001)〈出席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第67屆大會暨圖書館參訪紀要〉。《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7期。頁185-196。(劉春銀) [好像無網路全文]
-
[附註]
1. IME ICC (International Meetings of Experts for an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Code) 是IFLA為發展「國際編目規則」(ICC)而舉辦的專家會議(邀請編目專家及編目規則訂定者參加),第一屆於2003年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並草擬了「國際編目原則聲明(草案)」,因此這原則又被稱為「法蘭克福原則」。
2. 另可參閱 “從巴黎原則到國際編目原則”(林明,王紹平)
“國際編目原則聲明”研究 /胡小菁 大學圖書館學報 v.26 n.3 (2005/11) (書目)
“古籍著录标准ISBD(A)公示&国际编目专家会议信息” (編目精靈博文)
3. 參見OCLC VIAF網頁
-
Originally posted on 2006/08/20, 2nd rev 2006/08/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