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

2007年的回顧與感謝

自己於2007年拉雜共寫了56篇博文,列出清單如下,以方便瀏覽(本是 應做的事):
.
十二月 (4)
亞馬遜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遠洋過客
雜記(2007/12/19)
FoBC總結報告(草案)及一些異議
十一月 (5)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之未來
圖書館新意象
LC相關訊息
「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與會筆記(下)
「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與會筆記(上)
十月 (5)
好個書目E-R Model(實體/關係模型)
雜記 (2007/10/23)
編目是否還有明天?
圖資學基礎觀念的探求
編目館員的價值
九月 (3)
MARC的未來
MODS與METS相關訊息
圖書館在轉變中
八月 (5)
IFLA 2007年會的一些訊息
華山、太平山
Gorman對編目的一些看法
看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幾篇文章
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三次會議
七月 (4)
看高考試題
Web2.0城市圖
網路對圖書館系統環境的影響
檢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
六月 (6)
一些RDA訊息
生活雜記(2007年6月)
Google與CIC合作,千萬冊館藏將數位化
LC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摘要
FRBR是什麼?(中譯)(中)
Google的全域搜尋(Universal Search)
五月 (8)
四種詮釋資料
混雜資訊的組織
雜記‧隨想 (2007年5月)
RDA新動向
數位學習者及數位研究者
一目了然的資訊視覺化
母親節
「WEB 2.0与信息服务2007年会」簡報摘錄
四月 (7)
觀音山觀鷹
[引介]Web2.0,是天堂還是地獄?
FRBR是什麼?(中譯) (上)
大陸Web2.0年會(2007)訊息
對館長的期望
思索“作者”的定義
吸引人的圖文書
三月 (2)
館藏之價值及影響
初春
一月 (7)
聽FRBR演講(二)
聽FRBR演講(一)
書目資料庫相關會議訊息
一些好文
「Web 2.0與圖書館研討會」筆記之二
「Web 2.0與圖書館研討會」筆記之一
新年祝福

當copy一筆筆篇名過來時,不禁回想起當時書寫的片片斷斷之心情,如今已矇矓不清。離開圖書館工作已超過一年,現是利用家庭主婦家事之餘讀讀寫寫,常是孩子睡覺後或上學後,像與時間賽跑,但終究贏不了。只是,若將過去學、經歷完全埋葬,實在有負社會,所以能盡多少微薄之力就盡多少吧!另,將寫博當成一種自我訓練或嘗試超越、當作學習筆記、或隨性之所至也無妨(有時一星期發表一篇文章倒像在繳作業;但不寫便容易不讀…)。

小三孩子的一篇國語課文講到什麼是「幸福」-- 幸福是一種美好的感覺,但很重要的是要惜福,這樣才會感到幸福。我是夠幸福的了,要感謝的人很多,在blogging方面,感謝提供open access網路資源的作者們、部落客們(如:Library Views的Ted、Lorcan DempseyKaren CoyleK. G. SchneiderChristine Schwartz …)、讀者們(大多數是沉默的,但有銳利的眼?);在私人方面,當要感謝我先生的寬大包容、時時勉勵及關心我的老頑童、及許多朋友們……,謝謝你們!

(寫於2008.1.3晚;發佈日設作2007.12.31便於歸檔)

2007/12/30

亞馬遜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亞馬遜(Amazon)網路書店甫推出一種電子書閱讀器,名為Kindle
.
電子書(e-book)從來也沒有被主流購書者所接受。原因何在?電子書令人失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末…但今天Amazon的Kindle很引人注目,商業週刊2007.11.26便以封面故事報導此事。因為Kindle有一些特點(優點):
.
“Amazon的新電子書店'Kindle Store',現在就有高達9萬本書,包括101本目前上榜的紐約時報暢銷書和新書,全都只要9.99美元。”[註1]可透過行動網路(Kindle使用者透過行動電話網路上網,不需費心尋找Wi-Fi熱點)[註2],下載書籍內容到Kindle,不到一分鐘(被稱為Kindle的特色),可存200本書(或擴充至1000本);還可訂閱報紙、部落格等。
.
“更大的挑戰,在於說服出版商共襄盛舉。消息來源說,Amazon希望Kindle一推出,就擁有市面上陣容最堅強的電子書庫支援…。IDC分析師Richard Shim說:「硬體未必重要。重要的是內容如何傳遞。這正是Amazon享有重大優勢之處。他們擁有浩瀚的內容庫藏和巨大的銷售紀錄,還擁有時時回店購買的忠實顧客。他們想發展一家電子書商店,讓顧客能取得內容,並運用既有資源促使出版商把內容轉化為數位格式。以前的業者一直忽略這一點。」”[註3]
.
“由於Sony的Reader引起關注和Amazon即將推出電子書產品,大多數主要出版商已經加速將圖書轉換為電子格式的計畫。”[註3]

Kindle之缺點
“例如瀏覽器不能提供很好的體驗,顯示幕不能顯示動畫和色彩。…Amazon還使用Mobipocket的專有電子書格式,而不是受到各大圖書出版商和Adobe等高科技廠商支援的開放電子書格式。”[註4]還有,在網上讀blog文章是免費的,但Kindle卻要收費、傳送自己檔案到Kindle也要付費… [看來使用者似乎期盼那種筆記型電腦--多功能,而非單純功能--的影子?]

Kindle(對閱讀習性/市場)之影響力
“若能重新將Kindle + Amazon定位為電子文字媒體閱讀平台,並主張Kindle + Amazon可提供一簡易、可攜帶、大量的文字閱讀工具。那麼Kindle不僅將成為書籍閱讀器,也將隨著技術發展,成為報紙閱讀器、雜誌閱讀器、新聞網站閱讀器與部落格閱讀器,甚至是網頁閱讀器等。”(此文附有iPod與Kindle商業模式對照表) [註5]
.
然而洛杉磯時報的一篇文章提到:當我們閱讀電腦螢幕文字時,我們的眼與腦會不斷想我們是在整篇著作(或文章)的什麼地方;但閱讀紙本時,手(指)幫我們做了大半導航的工作,因為我們能感覺到自己在何處,這使我們能將注意力集中於文字(閱讀)上。[其實]紙本書籍的外在形式對我們體驗書籍內容有極大的影響力。[註6]但目前電子書的技術還未能到達擊敗傳統紙本的境地。
.
Kindle對圖書館之衝擊
~有迎接者~
美國紐澤西州已有一所圖書館Sparta Public Library準備將購入的Kindle借給讀者使用。每人限下載一本書,由圖書館付費;若超過一本,則由讀者付錢。[註7]
.
~也不乏懷疑及抨擊者~
Free Range LibrarianLaw Librarian Blog等文章,以及DefectiveByDesignDon't let DRM get between you and a good book等篇文章,DefectiveBy Design提到的DRM為Digital Restrictions Management(數位限制管理)(參見Wikipedia數位著作權管理)的問題。他們反對廠商為自身商業利益而對購買者不公平的設限,如:使用特定/廠商專有的電子書規格、使用者購買電子書後,並非真能擁有(own)而只是能取用(access)而已,當硬體規格更新時,勢必還要再付費更新硬體後才能取用電子書內容... 書就如同被廠商上了鎖,鑰匙卻不在我們手上:

圖取自DefectiveByDesign.org之 You Buy a Lock, But You Don't Own the Key!
.
~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Amazon執行長Jeff Bezos說:“書為什麼是類比科技的最後堡壘?…書本一直頑強地抗拒數位化,我認為那有非常好的理由,因為書本歷經如此高度的發展,且極端適合其存在的目的,因此非常難以取代。”他強調,21世紀的書籍該有全新的面貌。“我們忘了(印刷書)是一個存在500年的科技,我們忘了那甚至是一門科技。Gutenberg(古騰堡,西方活字印刷之父)都還認得出現代書的樣子。”[註1]
.
想必Kindle(或其他品牌的閱讀器)會不斷地作改進(2.0…版?),以提供使用者更好的使用體驗。而在很多方面,Kindle與iPod的發展具有相當的差異性。尤其當商業利益與社會公平正義(如DRM問題)矛盾時,Kindle要創造普及或成就“未來的閱讀”(the future of reading)形式,想來也難;但Amazon在書籍行銷方面的優勢勢必可建立一個小眾市場?

在另一方面,我想圖書館界應注意Kindle在“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方面的領先作法 --Web + 書 + 可攜式...,就如大眾的Web使用體驗正促使圖書館目錄等的變革,圖書館界巨量的資源在數位化進程中,如何同時也讓大眾使用者有更好的體驗呢?
.
[註1] Amazon推出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註2]
Bezos對電子書閱讀器滿懷信心
[註3] Amazon 開賣電子書閱讀機Kindle
[註4]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跨足電子書市場
[註5] Kindle將可能成為下世代閱讀體驗代名詞
[註6] Not buying the e-book hype: Once again, the industry has misread what readers want
[註7]A New Jersey Library Starts Lending Kindles (LJ 2007/12/13)
.
[其他參考資料]
Amazon Kindle 網頁
Buy Amazon - Kindle is the iPod of books (Newsweek 2007.11.19)
The Future of Reading(Newsweek 1007/11/26 cover story)
.
rev on 2007/12/31 10:10AM

2007/12/24

遠洋過客

現今的資訊組織(在Web2.0環境)無疑將邁向知識組織(在語義網環境)的方向。
大陸旅美傑出學者曾蕾(Marcia Lei Zeng)關於知識組織系統(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 KOS)的演講投影片資料,很值參考。現列出一些:

1. 去年(2006)8月台大圖資系舉辦的「數位圖書館發展國際研討會」,講”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 for Indexing, Browsing, and Retrieval”(PDF)

2. 2007.12.21於上海演講 網頁
[2007.1.17補充] 在上海演講的投影片見Keven's blog之曾蕾教授提供的两个演示稿

或參考其個人網頁Marcia Lei Zeng's Presentations。另她的部落格署名“遠洋過客”。

上述資料豐富且取閱方便,很值參閱,感謝遠洋過客!

[其他參考資料]
數位圖書館發展國際研討會 (Library Views)
2006年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 網址
聽曾蕾教授报告有感(一) (Keven's Blog)
數位圖書館的知識組織之基礎研究 (PDF)(陳淑君)


(圖取自曾蕾“在瀏覽和檢索界面設計中利用知識組織系統(KOS)”(PPT) p.3 & p.17)

2007/12/19

雜記(2007/12/19)

●你內心(心底)的圖書館員
LibraryCrunch有篇文提到Explore Your Inner Librarian(探索你內心的圖書館員),這個作品是Rutgers大學MLIS學生reneero修課的作品。其中包括許多關於圖書館、館員及職業生涯(“你是否夠geeky成為一個圖書館員?”的小測試…等)[註1]等資訊,用圖像帶出資訊,製作的真不錯。

● 聽博(listen to a blog article)
現在不僅用眼閱讀,還可用聽的方式聽部落格文章,這樣可一邊做別的事一邊聽,也是節省時間的方法,見LibraryCrunch

LISNews消息真多
列舉一些:.
.在Libworld上有一系列文章,介紹世界各國圖書館或館員的部落格
.紐澤西州公共圖書館,提供中小學生家庭作業線上協助的服務
. Merriam-Webster英文字典2007的年度字為" w00t"(we owned the other team),
表示高興歡呼(聲)。
.LISNews將選出2008年必讀的10個部落格名單。[註2]
.Lawrence Lessig 到Google公司演講 (影片:http://tw.youtube.com/watch?v=9xbRE_H5hoU),談到read vs. read/write 文化、mashup、著作權戰爭...等,在YouTube裡還可找到他其他的演講影片。

● 幾種新著作
Understanding FRBR: What It Is and How It Will Affect Our Retrieval Tools[了解FRBR:它是什麼及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檢索工具]( edited by Arlene Taylor) 作者們將告訴我們,當數位科技與傳統編目實作相遇時,將會有哪些可能性。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Futures for Libraries[資訊組織之未來](by Brad Eden) (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 Nov/Dec 2007),中文簡介可見編目精靈文章

《構建面向圖書館職業的理論體系:第五次全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書目],該研討會是大陸圖書館學會於2007.11.29-11.30主辦的,可見老槐博文,其中討論到:1)什麼是“立足實踐,面向職業”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職業:面向職業的理論體系與面向圖書館的理論體系有什麼不同?、實踐:面向職業的基礎理論如何體現它的實踐性?、它與面向科學自我完善的理論有什麼不同?;2)如何理解和借鑒國外(ALA、JLA、LA、IFLA 等)提出的核心價值觀?、在目前中國圖書館界,最急需提倡的建構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2008.1.17補充]另 一本關於FRBR的書:FRBR: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FRBR: 給困惑者的指引] (by Robert L. Maxwell, ALA 2008)


[註1]geeky、geek(技客)參見這裡
[註2]LISNews的2006年blog名單(簡介)為:1.The ALA Tech Blog. 2.Carnival of the Infosciences. 3.Lorcan Dempsey's blog. 4.A Librarian's Guide to Etiquette .5.Catalgablog. 6.Library Marketing-Thinking Outside the Book. 7.The Kept-Up Academic Librarian. 8.Librarian.net. 9.Library Link Of The Day. 10.Conservator
2007年名單為:1. Tame The Web. 2. Conversational Reading.3. Tales from the "Liberry". 4. LibWorm. 5. Ubiquitous Librarian.6. The Resourceshelf. 7. Burger's Blog. 8. 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 9. Musematic. 10. YALSA
另有OEDb的Top 25 Librarian Bloggers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Favorite blogs - List and Commentary

[補充2008/4/1 LISNews選出的2008年10個blogs]

2007/12/11

FoBC總結報告(草案)及一些異議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簡稱FoBC)已於2007.11.13提出口頭總結報告(草案)、11月底公布了書面總結報告(草案)。 從11/13 會議實況網路塞爆及其後多方的意見/評論,可想見圖書館社群多麼關注此議題及LC的未來舉動。

總結報告(草案)內容計約40頁(目次見[註1]),至12月15日止接受公眾意見,預計2008.1.9會有正式報告交予LC。現在以Karen Coyle較簡要的與會筆記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LC, 11/13 ,來初步了解此報告草案的重點內容。

Coyle提到:總結圖書館社群需有三項結構性的大改變(觀念上的改變):
1.重新定義書目控制,應廣及所有各類資料、多樣的使用者、各種不同的資訊取得管道。
2.書目世界(bib. universe)包括各種參與者,包括營利組織團體。
3. LC與其他圖書館或非圖書館機構為夥伴關係,共同追求圖書館社群的目標。

報告的建議事項可歸納為五個方面(五大項):
1. 增加書目產生的效率:減少重複性工作、利用生產鏈已有的書目記錄、檢視造成書目共享的障礙。增加更多機構合作建立書目記錄及權威記錄,使更多機構分擔職責。

2. 努力於(或轉移力量於)稀有或獨特館藏的取用:這類資料[應有]整合式查詢、數位化這類資料以擴大提供取用。

3. 關於技術(technology)的定位 -- 網路不僅是我們的技術平台,也是我們標準規範的平台。我們的使用者不僅有人們,還有與圖書館資料有互動的“應用[界面/軟體]”(applications that interact with library data):發展一個較有彈性及擴充性的詮釋資料載體[格式],以便能與非圖書館的應用相溝通交換。在標準製訂之前及之中,應做投資回報的分析及使用測試。

4. 對我們圖書館社群的未來而言,[需]對資源(resources)做質與量化的分析、實現[發揮]FRBR框架所提供的潛力:提供更具價值的資訊、鼓勵讀者與書目資料的互動、從我們所提供的服務中,利用統計性或電腦擷取的相關資訊。

4.2實現FRBR:FRBR極具潛力,但至今未被測試(untested),RDA以FRBR為基礎,但FRBR本身並未被清楚的了解。因此建議在對FRBR沒有更多調查前,RDA工作應暫緩。(no further work be done on RDA until there has been more investigation of FRBR and the basis it provides for bibliographic metadata.)
4.3 優化LCSH:鼓勵對LCSH作分析,走向一種較多層面主題系統(a more facetted subject system)。資料數位化後,藉由電腦分析將有助於標題的製訂。

5. 經由教育及計量/評量學(metrics)的發展來強化圖資學專業。

Coyle文章最後提到LC的Barbara Tillett在會議上說到:報告中許多建議,LC已在做或已拒絕掉類似的[建議]事情。Coyle認為LC並未讓圖書館社群充分知道他們所做。這顯示了工作小組與LC間,在溝通、了解上似有落差。

在眾多評論中[註2],身為RDA/DCMI重要人物的 D. Hillmann也發表了詳細的評論

這份報告草案最引發議論的可能就是第三項的3.2(關於標準),提到標準製訂的程序/方式及RDA的訂定應暫緩;以及第四項的4.2(FRBR的實現),提到FRBR需更多的測試,不然僅能視作理論的模型。(見報告p.25, p.29 或 The FRBR Blog's WoGroFuBiCo sections 4.2 and 3.2) 異議者認為RDA的製訂是種不斷重覆修正的過程,我們不能等完全就序再訂出個“完美”的標準。至於FRBR,的確是個理論框架,但確是書目世界中重要的觀念模型,而如何實現於資訊組織實作上?除RDA採的方法外,也還有其他取徑在進行中。

就如撰寫此份報告草案的工作小組的一封信上所言,圖書館社群中有能力的圖書館應共同合作,引導眾圖書館過渡到未來的世界(Web/Internet的環境、不同的使用習性及需求、不同的資源形態…),讓圖書館仍扮演與社會密切相關的資訊提供者。

而國內圖書館界又將如何回應?還是只能追隨國外的腳步?

[註1]
Report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Draft for Public Comment) November 30, 2007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 1
Background ……………………………………………………………………………… 3
Guiding Principles ……………………………………………………………………… 7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1.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Bibliographic Production ………………………………11
1.1. Eliminate Redundancies …………………………………………………………… 11
1.2. Increase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 Production…14
1.3. Collaborate on Authority Record Creation ……………………………………… 16
2. Enhance Access to Rare and Unique Materials ……………………………………19
2.1. Make the Discovery of Rare and Unique Materials a High Priority ……………20
2.2. Streamline Cataloging for Rare and Unique Materials, Emphasizing Greater Coverage and Access to a Greater Number of Items …………………………………………………20
2.3. Integrate Access to Rare and Unique Materials with Other Library Materials....21
2.4. Encourage Digitization to Allow Broader Access …………………………………21
2.5. Share Access to Unique Materials …………………………………………………21
3. Position our Technology for the Future ……………………………………………21
3.1. The Web as Infrastructure …………………………………………………………21
3.2. Standards ……………………………………………………………………………24
4. Position our Community for the Future …………………………………………….26
4.1. Design for Today's and Tomorrow's User ………………………………………26
4.2. Realization of FRBR ………………………………………………………………29
4.3. Optimize LCSH for Use and Reuse ………………………………………………30
5. Strengthen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 ……………………33
5.1. Build an Evidence Base ……………………………………………………………33
5.2. Design LIS Education for Present and Future Needs …………………………34
Acronyms and Initialisms Used in the Report ………………………………………37

[註2] The FRBR Blog’s Pre-WoGroFuBiCo Roundup 也值參考。還有編目精靈的《书目控制未来报告》(草案)解读

2007/11/28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之未來

圖書館每天都在使用的,也可說是圖書館運作的命脈 --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或稱整合性圖書館系統),一直以來圖書館方面就對它有許多抱怨(不能確實符合需求或工作流程、價格昂貴…),然而,就如OCLC的Lorcan Dempsey所言,我們對ILS的反思、討論或進一步的改進措施都顯得太少或太慢[註1]。日前曾翻譯加拿大溫莎大學提出的“評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的背景資料”(ILS Assessment: A Background Document)(見檢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ILS)),這份文件提供了很好的反思起點,此外,以下兩個會議的一些訊息也可作追蹤此議題的參考:
.
Future of 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symposium (Univ of Windsor)
.
前面提到溫莎大學的這份資料應源於2006年11月於加拿大溫莎大學舉行的一個會議“Future of 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BLOG網站,值參考),會中重點有[註2]:
.
Art Rhyno 建議自動化系統採(個別)模組(發展)的方式(in a modular way),如:採購模組,可參考商業資源規劃的系統(ERP system,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採用這方面專家的構思方法;OPAC方面也是一樣,誠如現今推出的許多嶄新界面[註3]。
.
●Peter Murray(OhioLINK)講題為:Applying the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Model to Libraries。SOA(面向服務的架構,Wikipedia英文中文解釋) 讓圖書館相關的一些資料服務功能(如瀏覽相關書目…)可重覆被利用(reuse)、或可整合入其他系統(如學校課程系統)中[註4]。
.
●喬治亞州PINE公共圖書館(聯盟)系統(總館藏量約850萬冊/件)的人員報告了採用OSS(open source software,開放原始碼軟體,Wikipedia 英文中文解釋) 的Evergreen自動化系統之情形。(可見其OPAC)
.
Symposium on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LTLS)
.
由美國伊利諾州的林肯圖書館聯盟系統(Lincoln Trail Libraries System,LTLS)舉辦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未來”研討會(Symposium on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已於2007.9.13至9.15舉行過,邀請了學者專家、圖書館、OCLC、open source顧問公司(Equinox 、CARE)等人員報告,現略述一些重點:
.
●Marshall Breeding講“The ILS: The Past, Present & Future”(PPT) ,Breeding報告中稱“ILS的鬼魂”(The Ghost of ILS)之過去、現在及未來,這比喻真好,ILS有時真如夢魘。提到ILS 現況時,他認為ILS相關產品應將重點放在電子內容及使用者經驗(electronic content and user experience)方面,即應注意Next-gen interfaces、Federated search、Linking、Electronic Resource Management等方面。ILS的未來應少點私有財產權(proprietary)、多點開放性,資料的公開取用需要:(Demand for open access to data) API's essential、Beyond proprietary APIs、Ideal: Industry-standard set of API's implemented by all systems、Current NISO effort to define API for an ILS for decoupled catalogs。ILS的未來將不是演進,而是需要大的突破(革命)、不能受過去及現在的諸多束縛。
.

(Breeding's The ILS: The Past, Present & Future, p.34 )

至於ILS的市場現況可參見他在LJ的文章An Industry redefined(附有各廠商、系統的銷售數據)。
.
● 喬治亞州PINE公共圖書館系統的人員講“Open Source –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Wonderful”(PPT) 。 PINE開發的Evergreen系統算是相當成功,也被眾人寄予厚望。不過報告中也提到一些壞處(他們實行後方了悟之處):需要更多經費、時間及人力 … (PPT p.24-26)。
.
●Open Source的顧問公司CARE公司總裁Carl Grant提到OSS(Open Source Software)的“缺點”:有人質疑它尚不成熟完善、OS公司沒有產品的發展路線藍圖、是否真有(充分)支援嗎、它能長期實用嗎、它真的是免費的嗎、真正的開放比開放原始碼更重要(Being ope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just open source)…等[註5]。
---------------------------------------------------------------------------------------
.
由上面會議等訊息似乎顯示ILS的未來發展將朝向更開放的架構、(異質)模組整合(或Suite of dis-integrated or interoperable systems)…等方向走吧!
.
而Open Source ILS系統與傳統獨大的ILS系統將共存,目前Open Source ILS的市場比例仍非常小(可參見Library Views的美國 Open Source ILS 的市場分析),Open Source ILS未來商業模式將如何,仍待觀察。在另一方面,ILS商業性/營利性廠商併購案不少,市場看來有些詭譎,廠商的表態及圖書館與廠商間雙向的對話不多[註6]?(或許也會有更好的合作與希望) 廠商能否充分回應圖書館方面的需求,也將關係著圖書館如何積極回應社會使用者之期盼。
.
[註1] 見Dempsey的Library systems world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that isn't 等文章。
[註2] 會議筆記可見Whirlwind in Windsor surrounding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My symposium notesWindsor ILS Symposium Travelogue(Univ. Notre Dame) 。
[註3] 可參考 Library Views的OPAC 2.0近況OPAC相關文章
[註4] Eric L. Morgan提到:So, how might SOA be applied to th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Easy. Outline sets of services to be implemented and then create applications that perform just those functions. Some of those services might include:
‧known item search
‧browse related items
‧list recommendations
‧read reviews
‧provide relevance-ranked filters ......

Once the these funct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using SOA techniques it will easy to integrate them into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catalogs"), metasearch systems, electronic portfolios, and/or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s. Additionally Murray advocated using the same techniques to make sure library content is discoverable by outside agents such as Google or via "mash-ups" with WorldCat.

[註5] 參見LTLS會議PPT: Open Source ILS Discussion/Gone open yet?( Carl Grant)
[註6] 對廠商表態,見
Roy Tennant's blogOpen Letter to ILS VendorsLibrary Software Manifesto

(補充2007/11/30)[參考資料]
Next generation library systems (John Wilkin's blog)
(補充2008/5/3)
Automation System Marketplace 2008: Opportunity Out of Turmoil(by Marshall Breeding) LJ 2008/4/1

2007/11/20

圖書館新意象

紐約時報2007.11.11有篇文章"Much Loved, Now Much Used"(用的多,愛的多)提到:
.
美國東岸的紐澤西及康乃迪克州已有許多改建及重新修繕的圖書館,它們看起來較像網咖及書店,較不像有成列書架的安靜地方。館員說這種改變是反映了科技的衝擊及社區人們日益對社交的需求。Google使用上的簡易及能在網路上訂購書刊,這些因素促使圖書館重新評估自身的目的及聆聽使用者的聲音 – 他們需要的不只是閱讀及查找資料的地方,還有能放鬆、社交、甚至電子通訊的地方。普林斯頓公共圖書館算是個典範(model)(圖片),它於2004年重建,空間增倍。之後其書籍借閱流通量及訪客量皆增長一倍。新館有很多窗戶、自然的光線、寬闊的空間、舒適的座位、無線網路區…等。
.
圖書館也向書店學到 -- 舒適的閱讀區域、吸引人的展示陳列方式…。Darien公共圖書館館長說,圖書館更像文化的匯集所,人們聚集在一塊兒,像法國沙龍及維多利亞咖啡屋。


1.sweet home ....2. salon
3. Inf Com....4. fairyland
(圖片來源:1. Living … by decor8; 2.Salon style discussions…; 3.information commons by Paolo Margari;4.Fairfield Children's Libaray)
.
Internet並未讓人們守著他們家中的電腦,據ALA的資料[註1],近年圖書館的流通量及進館人數皆成長極多,因為圖書館提供比自家更先進的網路設備,及更多視聽資料。
.
許多圖書館重建他們的兒童區,吸引小讀者及其家長(如圖4)。康乃迪克州一年約有6所圖書館改建或重新修繕。一位公共圖書館館長表示社區民眾想要的是一個可會見人們及放鬆的地方,一個是家的延伸的舒適地方,可與鄰居會面、學習、娛樂及閱讀。
-----------------------------------------------------------------------------------------
.
我喜歡圖書館與“家”及“平民沙龍”意象相連結。不僅是美國公共圖書館紛紛改新貌,許多歐洲、澳洲的學術圖書館也增設information commons之類區域[註2]。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這種作法自然是更符合人性及需求的。在革新面貌舉措的背後,決策思維及一些觀念的改變,無疑地,其意義更為重要。你也感到此股思潮脈動了嗎?
.
[註1]可見ALA ”The 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Report”(April 2007)、西文電子資源的視界文章這則新聞
[註2]參見圖書館空間規劃有感(Library Views) 、轉變中的圖書館(老頑童們的筆記)。

2007/11/13

LC相關訊息

最近與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LC)相關的一些訊息:

●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總結報告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簡稱FoBC)經過三次公眾聽證會後,將於2007.11.13下午(台北時間11/14清晨02:30?)在LC向LC的主管及工作人員提出總結報告的草案(draft report),屆時將有網路轉播該會議;同時至12月15日止大眾可對草案提出意見。
工作小組歷時一年,舉辦過三次區域性的公眾聽證會議,小組成員即將向LC提出總結建議事項。(在LC此新聞稿末段提到該館的一個文句,令人印象深刻:…the Library helps foster the informed and involved citizenry upon which American democracy depends.)

●美國國會對LC的聽證會(2007/10/24)
今年美國眾議院行政委員會對LC的監督聽證會(oversight hearing o f Library of Congress) [註1]已於2007.10.24舉行,據LC Blog的資料,其中引人注意的是:

1) 找不到書(資料)的情形與盤點議題
今年3月LC的監察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簡稱IG)[註2]對館藏服務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約有13%的(資料調閱)需求在架上找不到(not on shelf,簡稱NOS),但監督辦公室認為不需後續追查,這引起圖書館主管當局眾議院行政委員會委員的不安,因此LC館長等人被喚至10/24的聽證會作說明。而當天的華盛頓郵報也有篇報導:“Materials Missing At Library Of Congress:13 Percent of Collection Misplaced, Survey Finds”,因有(資料)missing(不見了、遺失?)用字及有關內容報導欠平衡,乃引起LC主管的反駁,認為有誤導之嫌。

在聽證會上,眾議員也有一種觀念 -- 將圖書館的館藏管理,用大賣場或UPS快遞公司庫存追蹤、管理來作比擬。LC館長乃回答:“We are a working library -- not a storehouse of information to be locked down(我們是一個一直在運轉的圖書館,不是一個資料被封存的貨倉)。我們的使命是將館藏供眾直接取用,這與大部份博物館或文化機構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去評量我們所持有的館藏及如何保護它們。”負責圖書館服務的副館長Marcum說:“LC不像商業賣場那樣,能關閉幾天作盤點…”。

LC的書架排列達615英里長,自2002年起開始盤點工作,至今僅完成20%。造成許多資料無法在架上找到,LC認為是因為借閱時仍用紙條調閱單(paper request slip),借還資料未鍵入系統、書架太踴擁擠、有些資料被指定保留之用、待上架中…等等因素。負責上架及調閱的是CALM部門(Collections, Access, Loan and Management Division),其工作人員年年縮減(人力吃緊),且2003年LC申請盤點費用為1200萬美元,最後只撥給630萬美元。

2) ALA對LC的期望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的新任會長(James Rettig)也出席這場聽證會,他提到要LC在編目政策方面作重大改變之前,務必像從前那樣廣為諮詢各方意見。他還提到ALA要求下列幾點:
a) 應召開一個會議,包括各方代表 -- 圖書館界、ALA、OCLC、ARL、NLA、NLM及GPO,討論在製訂書目標準方面分擔的職責與角色;
b) LC應在合作編目、標準及人員訓練方面,擔任領導角色;
c) 因應LC大批編目館員退休所造成的人力斷層,LC應有人員承接的計畫。[註3]
------------------------------------------------------------------------------------------
我覺得制度的健全的確重要,這種對國家級圖書館的類似聽證會機制,可廣聽意見、發掘問題或辯論溝通,且過程公開透明化,有其功效。

[註1] 美國眾議院行政委員會(Committee on House Administration)去年對LC的聽證會見此網頁Video
[註2] IG隸屬LC館長室之下,參見“
JCDL 出國心得報告”中LC組織介紹部份。
[註3] 參見
ALA消息公告

[其他參考資料]
1. 秋聲Blog:
LC研討未來的書目控制問題LC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摘要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三次會議
2. LISNews 2007/10/24

2007/11/08

「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與會筆記(下)

聽陳明珠講“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摘錄重點如下:

符號學(Semiotics)的運用
有所謂“系譜軸”(paradigm)與“毗鄰軸”(syntagm),“系譜軸又稱為縱聚合的分析,是一種聯想的關係,具有選擇的機制。將具有某種共同點的相似、相關、甚或對立的元素集結在一起,這些聯想關係的元素是在人們的記憶裡,當進行言語活動時,人們會個別從所知的一組相似意指的意符中選擇其一,來與其他意指組合成句段…而句段的連結是毗鄰軸;系譜軸涉及選擇的意圖,而毗鄰軸則是組織的概念”

* 對符號學的批評
“Rose表示,符號學經常據守結構主義的傳統,而忽略了社會運作、制度、關係的生成,亦即符號學方法的考量可能影響研究者對文本的判讀,而忽略了生產文本的社會制度,同時也忽略了不同的閱聽眾/讀者/接收者對同一文本可能產生的不同反應。“

* 符號的可變性(mutability)
“符號的不變性本身代表一種社會秩序的穩固性…意符與意指的連結基本上有其穩固的性質,不僅是因為集體共同使用之外,同時更因為是處在時間的連續性之中,因著時間的累積而更加鞏固意符與意指任意連結的不變性…符號在時間上的連續性與在時間上的變化是同時發展的,彼此相連共存的…符號只能是事物與概念的代表物、或指涉代號,但不等同於事物與概念本身…在不同的文脈中,意符亦有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指,端賴與上下文的關係才能確定其意義。這些思考說明了意符與意指之間可能變動的關係,只要人們賦予意符新的意義,同時也獲得集體社會成員的認同與使用,則意符就鬆脫了原有固定連結的意指關係,而產製了新意義的連結…文本的多義性,也隱含著閱讀僅是選擇性的解讀。這些觀點帶給符號研究者在解讀策略中更多元的思維,提醒研究者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不應陷入單一意義的分析,也應避免採用對應式的意義思考。“

* 符號系統
“Saussure 被稱為結構主義語言學之父,乃在於他發展出來的符號狀態的系統分析,將語言狀態結構式的拆解,深掘語言體系的內部結構、與法則…從符號學重要的原典閱讀當中,可見符號學方法的運用,都不僅是鎖定在意義的對應上,更看重系統結構的運作關係,這也是傳播符號學研究較為缺乏的思維。事實上,我們在傳播符號學中經常看見的分析,都趨向於個案文本、或某一類文本,比較像是個別言語活動的分析,誠然言語活動包括了語言系統和言語,但許多符號學研究的方向多指向意義的探索,而非語言系統的分析。我們不得不審慎考慮,當研究者採用符號學方法時,運用體系的結構法則來分析言語活動是否有研究工具與操作的問題?所研究的文本是如何被製碼的?是否在一種特定的體系之中?或者如Metz 所言,非系統,但具有符號結構的形式?研究者何以採用符號學方法來分析研究對象?”

* (結語)“當研究者在進行符號學文本分析時,應注意到言語活動的複雜性,不僅是挖掘個別文本的意涵(個別性質),同時也要探討文本與社會文化的關係(社會性質),這使得我們必須小心回到Saussure 共時與歷時的概念。由於言語活動(各類文本)既是完成在一種系統結構中,又屬於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產物,其分析顯然不僅是共時的系統分析,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也要納入歷時的討論。符號系統的分析是一種同質結構法則的研究,而符號活動的分析則是更為繁複、多面向的研究。”

※採符號學觀點探討資料組織議題者:
Jens-Erik Mai 探討主題索引編製的程序,其博士論文"The Subject Indexing Pro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PDF) ,是很棒的分析,值編目人員參考(可參見XXC study "indexing process"XXC's Blog 2005/12/21)。

大陸王知津教授也有幾篇文章:
主题标引过程的符号语言学分析:作为无限指号过程的主题标引过程(摘要)
主题标引过程的符号语言学分析:主题标引过程步骤 (摘要 or 相關篇目)
[其他參考資料]
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
這是符號學嗎?

聽邵軒磊講“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

法國哲學家傅柯的系譜學(genealogy) 是後現代的研究方法之一,系譜學與歷史學在理論、方法等方面的差異可見原文p.11的比較表。系譜學以「出現」取代(歷史之)「起源」,「出現」乃是權力的具體實現。­而“與結構主義不同的是,傅柯試圖描繪一種流動的結構,甚至是某種包含權力/時間的空間樣態。“
在操作方法上是以論述(discourse,話語?)為研究標的。系譜學“鼓勵研究者進行反思、拋棄所有的預設…”。

系譜學可說是一種對現象橫斷面的探究,非歷史的線性方式,是種獨創的觀點。我未看過傅柯的著作,是否有採用此研究方法研究圖資議題者,難於判斷,但看到大陸學者蔣永福的文章“圖書館學話語的譜系學分析:圖書館學話語三大族系概述”(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Library Science Discourse)(摘要) [註],寫得很好,相信作者在試探採系譜學的觀點吧?!

[其他參考資料] 進入傅柯系譜學分析的兩種策略

●其他的報告(下午場次)為研究者現身說法,偏重實際操作面,可參考會議論文集(原置於世新資傳系網頁,現已撤除?)
--------------------------------------------------------------------------------------------
[註]該文摘要:“從譜系學的角度來看,圖書館學話語有三大族系,即技術圖書館學、人文圖書館學和制度圖書館學。技術圖書館學以實用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人文圖書館學以理想主義和自由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制度圖書館學則以現實主義價值觀為其話語特徵。”作者於結語中提到需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有:把圖書館學話語譜系劃分為三大族系,其邏輯依據為何?、以譜系學方法來梳理圖書館學話語狀況,這種方法具有科學性嗎?本文應用得恰當嗎?、三大話語族系之間有內在關聯嗎?如果有,應如何界說其關聯?、對圖書館學話語狀況作如此梳理和劃分,有必要嗎?其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2007/11/04

「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與會筆記(上)

在「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研討會徵文說明中提到:“在操作研究工具或技巧時,我們似乎很少停下腳步思考習以為常的研究工具的起源、理論基礎、對社會的影響,甚至是對這些研究方法或工具進行反思與批判…我們期待在本工作坊有來自傳播學、社會學、圖書資訊學、資訊科學等角度探討的論文。”(議程) 與會者大多為老師及研究生,我這隨性寫博文者的參與動機是 -- 希望多吸取一些哲思或觀念,以便對變革時期圖資界遭遇的問題,在思索上有所啟示或幫助。因自己對哲學及方法學的認識很淺薄,這裡所寫乃是自己的學習筆記。
演講分為四大主題:1.詮釋學、2.符號學系譜學、3. 網路研究、4. 民族誌

● 詮釋學與圖資學
詮釋學是什麼?若先從以詮釋學作為研究方法來了解詮釋學,或許更具體易懂些。在王應棠老師的「詮釋取向研究」課程概要提到:“詮釋學取向的研究旨在處理文本或社會現象的意義,強調沒有一個超然於具體處境的立足點,所有研究都必須從研究者身處的社會文化傳統所提供的前見(pre-judice)或先前判斷(pre-judgment)作為出發點,經由部分與整體之間不斷往返的詮釋循環,逐步克服文本或社會現象的陌生性。此一循環過程突破人文社會科學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研究範型,強調理解的發生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的視域融合。詮釋者在詮釋的循環中還須不斷進行反思,以修正自己的先前判斷,因此對文本或社會現象的理解最終指向自我理解。”
.
下面是一些採詮釋學、民族誌研究方法探討圖資相關議題的論文:
採詮釋學研究取向:
.
讀書會對話互動之探究:以「經典閱讀讀書會」為例 (摘要)
臺灣科技精英的資訊化社會結構 (PDF)
(補充2007/11/30)從詮釋現象學的觀點看愛書人之休閒閱讀經驗(林珊如、劉應琳)
.
採民族誌研究取向:
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圖書館─以東石鄉鄉鎮圖書館為例
.
以下兩篇關於詮釋學的文章較易了解:1) 陳榮華老的“高達美之藝術哲學”一文[註1]的第一部份(藝術品詮釋的不同進路),雖談的是藝術品的詮釋,但對詮釋學派中不同主張有較淺顯的介紹。2) 畢恆達老師的“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註2]。如此可對詮釋學有個初步的概念,接著是此次會議的筆記:
.
詮釋學 + 人類學:聽董恩光講解釋人類學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講題:《諸文化的解釋》之方法論問題--格爾茲「細密的描述」研究)
.
解釋人類學或譯為詮釋人類學。講者說明了解釋人類學的創始者格爾茲(Clifford Geertz)[註3]的思想源流及生成,格爾茲將文化作為“文本”[註4]閱讀或解析、運用“細密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或譯為“深描”,即研究者像是生活在其所研究的文化場域中、參與被研究對象之日常生活,對該文化作非常細緻的描述、對自己之理解作解釋性的描述,此可謂“詮釋學性現象學式”的描述)的方式去理解被研究對象及探求真理。
董亦提到“如果人文科學理論無法達到科學式客觀主義的絕對與完美的客觀性,是否就僅有任意解釋的解構主義可以作為文化分析的唯一進路呢?然則,格爾茲明確表達他並未走到後現代之路徑中,格爾茲仍然在何謂解釋人類學的客觀性上進行思考…“(p.9)
.
[感想]因自己哲學底子差,再加上本篇文章涉及許多學派及學說,及作者的用詞遣字方式,實在是篇不容易消化的文章,或許以後有機會再讀。
.
認識人文科學/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聽黃正玫講“「理解」溝通:從詮釋學觀點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
如果圖資學也算人文社會科學(或稱精神科學)的話,我們不得不認清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上的特性。
有大哲說:“我們說明(explain)自然、我們理解(understand)心靈”[註5]。而「體驗」、「理解」與「闡釋」為精神科學普遍使用的方法,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在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可見講者文稿p.12的表格。(以下引號內文字節錄自原文,藍字標題則為我所加)
.
實證研究方法的缺失:
“即便在今日也依舊存在以因果式、條件式的思維檢測溝通現象的傳播學研究,而這類研究也企圖捕捉溝通現象的規律,卻經常以年齡、性別等項目界定受訪者的背景脈絡,讓受訪者依研究者的施測框架進行回答,而研究測出的結果通常是破碎的。實證傳統反映在傳播研究中,通常會忽略社會脈絡而只在個案與普泛原則間進行檢證,這種認識思維被狄爾泰以「說明」形容之,並將之與精神科學的「闡釋-理解」方式對立,這也同時標舉了「個案—通則」的因果解釋與「闡發事物本體精神」的對立,並暗示高度依賴情境脈絡的精神科學不可能透過表象驗證其存有通則。”
.
「說明」(to explain)與「闡釋」(to interpret)並不對立:
“呂格爾.. 精神客觀化物[精神的載體]有其意義結構可循,透過符號學或論述分析等方法去「說明」文本的結構意義時,文本結構也具有「個案-結構」的關係而自成意義。呂格爾更進一步指出,當讀者[研究者]以符號學方法「說明」文本意義時,會把自我的理解加進文本詮釋中,因此「闡釋」是聯合文本論述與讀者理解的加工動作,「說明」與「闡釋」由此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互賴關係。...重要的是「讀出」(read out)溝通[/研究]現象中的精神韻律、意涵並明瞭(或建構)之於研究者現實世界的深層意義。 ”
.
詮釋也意味了(研究者的)意義重構與創作:
“以詮釋學的觀點來看,不管是研究者或被研究者都不是純理性的客觀存在…”。
“符號從存在伊始便脫離作者卓然獨立並開放各種讀者重構意義的可能。…解釋是帶有讀者意圖的行動,因此不可能完全解讀出作者的意圖,解釋必然為一種創造。…呂格爾認為文本離開作者後歷經解除語境的過程就是一個獨立接受意義更新(重新建構語境)的作品…研究者在引渡文本意義到當下的過程中便會加入闡釋並有所反思與批判,這是一個不斷豐富意義的過程也是一個開放意義於未來讀者建構的過程。“
.
研究方法需互補運用:
“理解與闡釋的思維都可以應用於實驗法、調查法、觀察法、深度訪談、田野調查等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社會科學研究中,實證傳統無法讓詮釋傳統認肯之處在於過度強調表象差異與理性推論,忽略了人類並非全然理性的存在,人類行為更深受傳統、約定俗成等抽象精神影響。意義涉及了空間場域與歷史因素,溝通現象也深受情境脈絡所約定俗成,對於情境因素的注意補足了實證方法的缺失。每種方法都有其侷限,質性方法的個案涵蓋度確實不如量化方法,但是使用量化方法的傳播研究若能更注意情境脈絡的補足,就能對溝通現象有更全觀與深入的理解。“
----------------------------------------------------------------------------------------

[感想]詮釋取向的研究方法讓我們更了解:我們是如何去理解及解釋/詮釋事物,不致僅停留在表象,而是更逼近事物的真象意義。畢恆達說得好:“理論只是研究的先前理解的一部份。研究不要受到既有理論的絕對限制,並不一定要放棄所有理論。理論只是提供我們看事情的觀點,重要的是選擇一個比較恰當的理論,以進入研究的循環。在這個循環之中,觀點是開放的,並且在與研究對象的對話過程中,不斷的修正與改變。”
.
[註1] 詮釋學入門,可參考下面文字:
“詮釋學所說的明白或理解,基本上是說理解一個人文科學的文本,而不是說理解一個自然科學的對象、數學或邏輯的命題…人文科學的作品不是由解釋[explain]去把握它的意義的,而是由詮釋(understanding)去理解它。”“我們閱讀文本,是為了獲得一些重要的知識或獲得一些關於人生或宇宙的普遍真理,不是要窺探別人的心靈,一些鎖碎的個人心靈[指作者的原意難以探求,也無必要硬求]。”“詮釋學就是要提出方法,指導我們根據這些形式[指道德、法律…或一切歷史事件],得到關於「生命」的客觀而有效的(objectively valid knowledge)知識…人要在具體的,活生生的體驗(lived experience)中瞭解生命…體驗成為詮釋學分析的始點,由此才能瞭解生命。”“一個人文科學的對象是唯一的,沒有與它相同的另一個對象了,並且,它所表示的,也是生命中的一個唯一的意義,一個不在普遍定律下的意義。個案的意義也不是為了彰顯普遍定律的。所以,詮釋學的對象擁有獨特的意義…當時的人文科學學者,很多都是根據自然科學方法去研究人文科學。”“其實在詮釋作品時,詮釋者的處境早已參與在作品的真理中…真理是由詮釋者與作品兩者的視域(horizon)融合而成。我們通常稱為視域融合。由於不同的詮釋者有不同的處境,因此作品會顯示出不同的真理意義,但這依然是作品的真理意義,而不是人自己獨斷決定出來的真理意義。”“個別的事物中有一個普遍的形式…看得懂藝術品[如《紅樓夢》一書]的人而言,這裡面的一切雖都是個別的話、個別的行為,但也是[賈寶玉、林黛玉間]愛情的形式在作用著。愛情的形式完全貫通和融合在每個個別的情節裡,其中無法區分到兩種不同的東西,雖然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正如我們看戲時,跟戲一起共浮沈、讀詩也是受詩的感動而與它共遊,在這樣的共遊中,才能真正瞭解它們…真理不是由理性推論而得,而是在遊戲[詮釋者共同參與]中領悟的。” (摘自陳榮華“高達美之藝術哲學”一文)

.
[註2]畢恆達文章提到:“我們可以從詮釋學的角度來反省理論與經驗研究所奠基的哲學基礎...”,詮釋學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有很多的啟發。“理解需要的不是教條而是對於詮釋規則的系統性運用。詮釋的循環(hermeneutic circle)是最主要的一個規則,亦即對於「部份」的理解為「整體」之意義所引導,而對於整體的理解又有賴於對於部份的理解以達成。 ”“所有的理解,包括自然與人文科學,在本質上都是詮釋的...社會理論的對象是一個已經受到日常意義所詮釋的世界。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適當的人文科學以捕捉人的意義的深度與複雜性。 ”“由於對於人類理解本質的認識,詮釋學雖然並沒有對應到一特定的研究方法,但是它對於傳統的方法以及經驗研究的哲學預設卻有了新的觀點。”“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於先前理解的反省與批判的過程。”
.
[註3] Geertz(維基百科的解釋),他的一部著作(中譯本書目介紹)
.
[註4]“文本”可說是“任何一種現象,不管是個人和社會的,都可視為是文本”(夏春祥“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
.
[註5] 出自德國哲學家狄爾泰(Wilhelm Dilthey)。
rev on 2007/11/5 23:25

2007/10/29

好個書目E-R Model(實體/關係模型)

我近來算是Karen Coyle的部落格Coyle's InFormation的忠實讀者,她刊出了篇談論書目資料中實體(entities)與關係(relationships)的文章,說得有理,我也忙不迭想傳播出去了。

這篇文章講到:
傳統上編目是以書(book or work…)為主,由此再連結作者、出版者、標題…等等(如該文第一個圖示)。在此情況下,作者等實體只算是書目記錄中的元素(data element)而已,這種結構不易展現作者等實體的豐富、可利用價值。若在觀念上作個轉變:將各個實體同等看待(參見第二個圖示),如OpenLibrary給予每個作者有自己的頁面(猶如其“權威記錄”),並將其著作列出成為關連脈絡,還可加入許多與此作者相關的資訊。如此,目錄不僅僅是書的清單,而成為許多與實體相關的豐富資源。而如何賦予各種書目關係意義,便要靠語義網(semantic web)方式了。

現找到兩個例子:以 Michael Gorman 此作者來查 1. OpenLibrary 2.WorldCat Identities,顯然有作權威控制的後者較佳;未作權威控制者,會把同名字的不同的作著者攪在一起。

1....2
rev on 2007/10/29 15:44

2007/10/23

雜記 (2007/10/23)

資訊時代的變遷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文化人類學助理教授Michael Wesch (為Wired Magazine Rave Awards 2007 Video類得獎者,被稱為數位民族誌學者)製作的兩部影片,另人印象深刻,主題為時代的進步與變遷、數位科技的衝擊:
The Machine is Us/ing Us
Information Re/Evolution

另一部中文影片“把書傳出去:ForwardTheBook”,是關於閱讀方面的,都採Dues的樂曲。

[參考資料] LISNews 10/18/2007

機器人掃描書?
* 德國圖書館用機器人掃描數位收藏 ; Treventus ScanRobot
* First in the Nation: TTU Libraries Acquire High-Speed Book Scanner ; Kirtas bookscanner

原來還是機器,不算“人”!

資訊學、知識社會學
謝清俊
日前在圖書館新書架上看到《謝清俊談人文與資訊》一書(內容曾刊於“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電子報(國家數位典藏通訊)”中),節錄下列談到資訊、資訊學的文字;另他也用佛理比喻、解釋一些事情,很獨到。

“…有一篇文章抓到了痛處,指出資訊界 說之所以含混多義,是因為把指標( 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即被指的事物 )混為一談…比方說,桌子、椅子等名詞是指標,桌子、椅子等實物是所指;一句話、一篇文章是指標,而這句話、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所指。資訊應該是像指標,不是所指。因為指標是具體的實物,是我們可以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而所指則可能是具體的,像是桌子、椅子;也可能是抽象的,像是一句話、一篇文章的內容…記號學把一對指標和所指稱為一個記號( sign ),並明定記號是一個實體,而資訊則如同記號。”(2005/04資訊的界說【之一】)

“…資訊科技的運用…改變了學科的內涵、規範(discipline)、社會上的實踐,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係…這轉變不是連續的,不是演進,是躍進的、革命性的轉變…於是,出現社會資訊學(social informatics)和人文資訊學(humanity informatics)等名相,它們均以資訊科技帶來的衝擊、變遷,以及對未來的影響為方向,逐漸形成其學科的內涵…人文資訊學探討的主軸,是資訊科技對文化的衝擊、帶來的變遷,以及對未來的影響。在人文資訊學裡,首先要釐清的是資訊的概念、界說(定義),並據以說明資訊、傳播(溝通)和文化之間的關係…目前…欠缺正視資訊科技影響的宏觀…缺乏全觀就不可能建立一般性的理論對未來作合理的推測。”(2005/12人文資訊學概說【之一】)

賴鼎銘
看到賴鼎銘的《資訊科學的思考》一書中的兩篇文章,感茅塞頓開:

“Shera曾指出圖書館員地位低落的主要原因,乃是因為圖書館學缺乏學術的內涵…圖書館員[應]真正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不僅是對知識本質的充分了解,而且還包括知識在他所處社會中所扮演角色的體會…圖書館員必須了解,知識是如何被創造出來,如何被出版…知識的整個過程,及其傳播過程中的主要阻礙與弱點…Shera企圖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為圖書資訊學建立一個比較宏觀的學術基礎…”(摘自“知識社會學與圖書資訊學的學術基礎”)

在“資訊研究的典範變遷”文中先提到兩個典範--“圖書館作為社會機構的典範”及“人類資訊傳播系統中資訊流動的典範”,而認知觀點以外的詮釋學之興起,有更多的思考:“人類的經驗…與歷史實體、歷史的過程息息相關…當我們進行詮釋時,我們無法逃避歷史…歷史效果,也是視域融合…可以用來形容資訊使用者與相關文獻接觸時的反應。”

也期待聆聽本週六(10/27)的「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的演講。

2007/10/16

編目是否還有明天?

Karen CoyleChristine Schwartz在她們的博文中都提到了一篇去年(2006)在IFLA年會中Alan Danskin的文章 "Tomorrow never knows": the end of cataloguing? [PDF][註1]。其中許多論述足供思考編目的一些問題。

Danskin提到(原文p.4)圖書館面對挑戰之際(現今編目作業無法應付各種形式的資源大量湧現),有兩個關鍵問題:
1)圖書館在網路環境中是否仍有關聯性(Is cataloguing still relevant?)[與社會、文化 … 仍密切相關、並非無關緊要]?在未來的中、長期時間裡,是否仍有關聯性?
2)如編目仍具關聯性,那麼要如何改變以因應挑戰?

關於第一個問題,就短、中期而言,答案必是肯定的,因為網路仍未取代印刷品這種載體。預測指出,印刷書籍的數量在新興及既有市場中仍持續成長[註2],因此有新出版品加入館藏便需編目。

除了印刷品數量的持續成長及仍會加入圖書館館藏外;還有許多資源並非是文字形式的,它們需要metadata來表述;即便是全世界所有資料都數位化、上網了,單單關鍵字檢索及[檢索結果]相關性排序,就能滿足需求了嗎?(p.5)

他為編目工作辯護道(p.5):編目不僅僅是描述資源,也為每個資源建立其脈絡。編目建立起的一組關係,將被描述的資源與其他資源、實體、主題概念聯繫起來。編目員建構人類知識的地圖,此地圖或許不完整、不完美,但你若要看地域的位置,地圖遠比詳盡的地理辭典有用。(Cataloguing is about much more that just describing resources. It is also about establishing a context for each resource. Cataloguing establishes a set of relationships that connect the resource being described to other resources; to entities involved in its creation and production …)
編目的目標是節省讀者得時間及金錢。(p.6)

大量網路上的資源,哪些要收藏、編目的呢?圖書館勢將如同檔案館,有需要將大多網路資源視作檔案資源,而非書目性資源,以較少的功夫來組織。但仍有許多值得編目的網站或網路資源,以一種有限度的作法,美國LC即訂定了“取用層次書目記錄”(an access level record)[註3]來描述這類網路資源。(p.6-7)

館際合作已成功地將編目的工作量分散出去,但圖書館須與出版界、版權管理的機構合作,以便利用其他機構建立的metadata。RDA的製訂者JSC已與ONIX合作擬訂共用的“資源類別的框架” (RDA/ONIX Framework for Resource Categorization ),以利資源描述的共通性。(p.7) [註4]

編目的未來前途有賴從手工藝轉變為工業(The future of cataloguing depends on transforming the process from a craft into an industry.)。這需要metadata的共建共享。由AACR轉變為RDA,希望此系統由以細節描述為重心轉為以[資源]組織原則為重心。我們無法控制一切,而應集中力量於提供目錄的核心服務的事情上:依據[資源的]屬性找到相關資源;據使用者需求,能區辨相似的資源。(p.7-8)

如果我們不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那就無法期望別人了解我們所做的目的為何。很難想像網路上沒有目錄的情形。像現在的LibraryThing這類服務,讓任何人都能編自己的館藏。有一天我們所有人都將是編目員。(p.8)

●Coyle的Cataloging as Industry一文則對“編目的未來前途有賴從手工藝轉變為工業”有另種想法,大意為:就如同自動化系統也非由圖書館一手製作出來的,為何不能將編目工作(書目記錄)外包(outsourcing)出去呢?如果承包商能以更經濟、且兼顧品質的方式量產的話。
-------------------------------------------------------------------------------------

在後工業化社會,講求服務,圖書館拿什麼去服務客戶?就是知識資源及其書目吧!在如此大量的需求下,編目便需朝向自動化量產(編目工業化)?社會上專業分工愈細,圖書館的許多偏技術性工作似乎可獨立出來,這有利也有弊,就像購買套裝自動化系統一樣。在此快速變遷的環境下,圖書館的運作經營是充滿未知數,有危機、新機,多體察時勢並持保持彈性吧。

[註1] 摘要:This paper reviews the perceived threats to the future of cataloguing posed by the increasing volume of publications in all media, coupled with a resource base which is declining in real terms. It argues that cataloguing is more rather than less important in such an environment and considers some of the ways in which cataloguing will have to change in order to survive.

[註2] 關於印刷品增長的數據,作者引用另篇大英圖書館的資料“內容策略”(
THE BRITISH LIBRARY’S CONTENT STRATEGY – MEETING THE KNOWLEDGE NEEDS OF THE NATION) p,15-16中的資訊。編目也需關注出版品的創作與產生的態勢。

[註3] 主要供取用/檢索(access)的書目著錄層次。可參見
LC Implementation Plans for Access Level MARC/AACR RecordsIt's all about access(Webcast)、Access Level Record for Serials Pilot ProjectCONSER Serials Cataloging Issues

[註4]亦見
RDA/ONIX INITIATIVE UPDATE(RDA News);Distinguishing Content from Carrier:
The RDA/ONIX Framework for Resource Categorization(D-Lib Mag. Jan/Feb 2007);圖書線上資訊交換標準(ONIX for Books)之探究(陳和琴)(摘要)

2007/10/09

圖資學基礎觀念的探求

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重要性

大陸學者老槐在寫了一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文章中提到他嘗試重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體系(出自文章“新世紀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轉型 -- 理論體系重構的初步設想”),他提出一個理論框架(即架構、大綱,詳該博文),其中的兩個部分應是重點 --“圖書館職業”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在“圖書館職業”這部分,包含了:圖書館員與圖書館職業、圖書館的職業使命、讀者權利與資訊自由獲取、圖書館資源公平利用等項目;“圖書館管理與服務” 部分,有圖書館服務品質指標、資訊開放.共用與圖書館協作 … 等項。
老槐在其後數篇文章中亦提到一些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相關的文字,現摘錄如下:.

新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目標是要理解與接受現代圖書館理念 -- 圖書館職業的使命和價值、專業特長(專業知識與核心技術)、和職業精神(圖書館職業的信念和追求)。可說是“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體系構建於'圖書館職業理念'之上”。(应该看到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变化) .

“一個新的理論體系的建立,需要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構建一個理論框架,一個有思想、有邏輯、可以容納全部或大部分基礎理論要領的框架,其次是內容的選擇,需要選擇合適的內容充實到框架中,以形成體系。”我的解讀為;框架類,如圖書館核心價值、權利宣言等;內容類,如分編規範等。另他也提到“我認為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專著教材中的內容,應該是現有圖書館學中已經被深入研究或反復討論過的內容,或者是各種標準、工具書、政策法規、學會/協會文件。”(基础理论的体系缺什么?) .

“大師與經典的缺乏,與我們這個學科的特點有關係。這個學科操作性強而思辨性弱,操作性知識也很容易過時。”不僅是新進入此領域者感覺如此,老館員也像“陷入了一種精神斷奶的迷茫之中”。(研究大师与经典) .

“圖書館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它的基礎理論應該是與它的應用性或事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東西。… 圖書館學基礎應該研究那些從宏觀的角度或者抽象的角度制約著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東西,其中最最核心的東西就是觀念。…[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並不是看看論文、關起門來苦苦思考就可以完成,而是要到發展著的圖書館事業中間去,真心地關心圖書館發展中的各種問題,並從哲學的高度對各種問題進行思考,從而發現新的觀念。…[要]研究制度而非機構。…公共圖書館的出現意味著現代資訊公平制度與資訊保障制度的建立,公民通過它具備了自由獲取資訊的權利。因此,圖書館同時也代表著一種制度,或者說它的存在代表著一種資訊公平制度的存在。”(新世纪,图书馆学基础研究什么?)

.
核心價值與宣言.

由上可知圖書館核心價值、圖書館服務宣言、或圖書館權利書(Library Bill of Rights)這類文件[註]的重要性,因它們能張顯圖書館態度、立場、或信念,應是圖資人必須了解的基礎觀念。大陸已草擬出《圖書館服務宣言》(草案),而核心價值擬訂的不易可見范并思(老槐)的文字(“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PDF連結] 、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困难与挑战 ...等)。
.
而在台灣,我們僅見由國家圖書館委託中國圖書館學會研訂的我國圖書館員專業倫理守則,但我們對於圖書館的其他理念及共識,是否也需明白揭示一番?以利於圈內、外人了解及注意。至於宏觀性的基礎理論或觀念的論述/研究,除《圖書館新定義》(書目)[讀來意猶未盡、似乎力有未殆]一書外,似乎難覓新的、具份量者?
總之,圖書館實作背後的觀念或思維、科技應用背後的人文思想,這些應是基本的東西,實在重要,猶如肉體與靈魂,怎能沒有或不重視呢?


[註] 相關宣言或權利書可參見毛慶禎老師公共圖書館課程網頁或“'服务宣言'的字数”一文。
[其他參考資料]
從資訊科學的內涵談圖書資訊人員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賴鼎銘)
加增共识,减少忧伤 (圖林ㄚ枝)
第五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征文通知
《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 》(書目)(范并思)
rev on 10/10

2007/10/02

編目館員的價值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之下的圖書館館藏及技術服務協會(ALCTS)對規劃及研發圖書館專業領域(技術服務方面)的活動與計畫,及意見表達上均扮演重要的角色,ALCTS之下的編目與分類部的執行委員會去年擬訂了一份文件 --“編目館員的價值”(Value of Cataloging Librarians),這是對現今編目館員價值的明白陳述及肯定,相信也可供作反身自省之用。現節譯供參考:
.
Value of Cataloging Librarians(編目館員的價值)
by the Association for Library Collec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 Cataloging & Classification Section Executive Committee, 13 June 2006
.
希望這份文件可供編目員及編目主管用以說明編目館員的重要/關鍵性(With this document, the committee hopes to provide catalogers and cataloging manager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cataloging librarians)。
編目館員的工作實質上與“服務”(service)相關。編目館員經由編目工作提供服務,對成千上萬使用圖書館目錄及資料庫的讀者提供服務(Cataloging librarianship is, at its heart, about service…)。 除此,編目館員也從事:

領導(Lead)
1. 對世界性的知識資源作書目控制。
2. 建立[書目處理的]標準,如:RDA、AACR、MARC、DC等。

協同合作(Collaborate)
1. 與系統館員合作以建置目錄及資料庫…。
2. 與參考館員合作以回答複雜的[讀者]檢索問題。
3. 與館藏發展、採訪、期刊館員合作以建立有效的跨部門(跨組)工作流程。
4. 與數位圖書館計畫[人員]合作以訂定自己的政策並建立詮釋資料記錄。
5. 對國際性[書目]資料庫、目錄及權威檔的建立及發展有所貢獻。
.
建立及改進使用者取用資訊的方式(Create & Improve Access)
1. 在書目及詮釋資料處理上,使用相關標準,讓書目資料可國際共享,省時又省力。
2. 建立功能性(functional)目錄及資料庫,提供品質控制、豐富的書目資料內容、權威控制等。
3. 描述圖書館館藏資源(含特藏資料),這些原始編目記錄提供本地(local)使用者查詢取用,也置於國際性資料庫供分享。
4. 對館藏資源作主題分析:分類號供讀者架上瀏覽;標題(詞)利於主題/關鍵字檢索。
5. 利用其他圖書館或廠商提供的書目資料,增加主題詞、分類號…以符合本地使用者需求。
6. 對各種標目(如:作者名、標題詞…等)作權威控制,為資料檢索的一致性、類聚相關詞彙及節省使用者時間等方面,提供了一個基礎。
.
專業上的發展(Develop Professionally)
1. 自我學習新科技及標準,並應用於工作上。
2. 研究編目相關議題,並公佈其結果,供眾運用。
3. 地方、區域、國家性、國際性等團體的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學習、成長及發展。
----------------------------------------------------------------------------------------

昔日圖書館為世界知識資源的書目控制之領導者,有著“書目控制理論與編目技術的光榮傳承”[註1],但隨著資訊環境的變遷,今天圖書館的那套作法已被其他迥異的資訊搜尋作法(譬如Google的)所挑戰。圖書館堅持的書目資料品質,卻因高度人力密集、高成本的問題,雖然強調合作共享,但仍難以負荷、難以順暢運作,到了要改弦更張的時候。相同地,編目館員傳統的價值亦顯不足,應增加其他新價值。
.
資訊科技衝擊了資訊組織工作,對編目館員能力的要求也改變了[註2],編目館員能力的擴展及強化,是否會有更高的社會價值呢?除專業能力外,我想編目館員對一些學科(或知識體系)應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以期成為該學科的資訊組織長才,而非對分類表/體系(無註解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這樣如何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提昇主題分析的準度、及作好書目控制呢?

[註1] 網路時代資訊組織與Metadata課程發展 (王梅玲) p.448-449
[註2] 同上p. 440

[其他參考資料]
ALCTS NewsLinks-Current Issues-Bib Control Issues:The Future of Cataloging
試探編目的未來:編目界應有的宏觀與因應對策(徐蕙芬)
網路時代資訊組織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PDF)(王梅玲)

2007/09/21

MARC的未來

日前的美國圖書館協會ALA2007年會中ALCTS主辦的會議中,在2007.6.23有個演講:
Informing the Future of MARC: An Empirical Approach (連結ppt, #1,2)
.
內容主要是說明MCDU(MARC Content Designation Utilization)計畫的一些發現,也就是對編目館員使用MARC欄位的現況分析,以便供圖書館社群討論未來的書目控制作參考;以及這些發現對MARC未來發展的影響。
這計畫在(約)3年期間對5600多萬筆WorldCat中書目的MARC記錄作分析,發現僅有10個欄位及20個分欄常被使用,也可說僅10%-20%的MARC21的欄位(含分欄)被編目員用到 … 其他發現詳ppt#1 p.14-;另也提到MARC常用欄位支援FRBR的user tasks到何種程度的問題。這計畫提供了一個實際觀察的證明(所謂empirical/經驗的),即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of catalogers' use of MARC content designation (ppt#1 p. 9),無疑更科學且有說服性。
.
LC網路發展及MARC標準辦公室的主管Sally H. McCallum的報告:MARC Futures (ppt),她檢視了MARC的九個特徵:XML、Granularity、Versatility、Extensibility、Hierarchy support、Crosswalks、Tools、Cooperative management、及Pervasive。[註1] 她曾在今年5月的International Workshop MARC 21 - Experiences, Challenges and Visions研討會中講 MARC 21 Support System,談到MARC21的管理運作,並提到對MARC的改變的思考點(ppt p.20),包括應考慮MARC改變對舊有資料的影響。

對未來書目處理的基礎架構(bibliographic infrastructure)而言,MARC的確太過繁複[註2],從ALA會議上的討論、MCDU計畫的研究及LC的態度,似乎MARC的檢討與改革正在進行中,畢竟現有的MARC書目包袱龐大,無法說丟就丟?似乎不太可能像"MARC Must Die"及"Murdering MARC" 那般激進,MARC不會這樣被革命?!
.
[註1]可參閱Informing the future of MARC: An empirical approach(Never Stop Learning blog)
[註2]LJ Bibliograhic Control Future (Roy Tennant)
[其他參考資料] Cataloging Futures (tag MARC)

2007/09/15

MODS與METS相關訊息

在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年會的2007.6.25(週一)下午1:30-5:30有LITA主辦的一個會議,議題為Using Metadata Standards in Digital Libraries: Implementing METS, MODS, PREMIS and MIX(數位圖書館使用的詮釋資料標準:使用METS, MODS, PREMIS及MIX),其中包括了七個講題,LC已將講義資料放於網上(連結)。上述這些標準在LC(供館員用)標準類網頁上有詳細的介紹,分為兩類標準:

資源描述格式類:MARC21、MARCXML、MODS、MADS …[註1]
數位圖書館使用的標準類:METS、MIX、PREMIS

LC等歐美圖書館對數位資源 [編目] 處理不少已採用MODS、METS …等標準[註2]。日前看到圖書與資訊學刊上吳瑩月的文章“從異質性數位資源整合探討MODS與METS”(摘要),對MODS及METS有很清楚的說明(包括p.97的MODS、MARC、DC元素/欄位的比較表),在她的文章末段提到“台灣…利用OAI-PMH…及XML建構[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系統…但聯合目錄的功能目前僅止於數位藏品檢索與搜尋的單一窗口,並未觸及異質性資源整合及metadata多樣性功能需求等重要議題。”(p.107)[註3]
.
RDF + MODS vs. RDF + DC
近來對語義網的資源描述方式,常會提及使用RDF資源描述架構(有人稱其為metadata model 或 metadata wrapper framework,亦參見圖2: semantic web layer cake),適用於Dublin Core,但不適用於較扁平、複雜表述方式的MODS?[註4]
.
METS (後設編碼與傳輸標準,有人稱是個metadata wrapper framework)[註5]
METS已有約5年與其他數位資源管理的標準(如MODS)配用的經驗,是LC大力推展的數位圖書館使用的標準之一。張迺貞老師則提到它的一些問題: Organizational in nature rather than technical、Cc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ly available tools for creating and displaying METS objects、及Lack of greater standardization of content。(見資訊組織研究 6:電子資源組織互通性 ppt p.14)
.
METS vs. RDF?
METS + MODS 很可行,但是否也有METS + RDF呢?? [註6]
.
這些英文字縮寫代稱讓人有點頭昏,但對搞傳統書刊編目的人來說,實在不能忽視他們的發展。

.
[註1] MARCXML是LC開發製訂的,它可將MARC21的資料用XML語法表示;MARC21與MARCXML在資料互相轉換中不會造成資料的漏失。
MODS(後設資料物件描述標準)也是LC開發製訂的,採XML語法。它像MARC般,其中包括自MARC選出某些欄位作重組,無MARC那麼複雜又比DC內容豐富,;但MODS與MARC作資料互轉時,資料會漏失,:宜將MARC記錄轉為MARCXML、再轉換至MODS。
[註2] 已使用及正在規劃使用Mets的計畫清單見METS Implementation Registry
[註3] 台灣數典計畫使用的metadata格式可見“圖書館社群後設資料發展與數位典藏應用之分析引言”(ppt)(陳亞寧等)。
[註4] 參見Plugging Into FRBR, Killing MARC 資源描述架構在都柏林核心集的應用介紹Some RDF Applications: RDF in the Field
[註5] METS(後設編碼與傳輸標準)是由數位圖書館聯盟發展出來、LC維護。METS是數位物件的詮釋資料(包括:描述性、結構性、及管理性詮釋資料)的編碼(encoding)系統(或稱方法、架構)。它是個資料傳輸標準,可用於數位資料庫間交換資料(數位物件)、網路環境傳播數位物件、或保存數位物件…。METS對異質數位資源的整合、互通有幫助。Guenther給的解釋很清楚,見他在ALA2007上的報告(p.11)或圖1(曾蕾在元數據的互操作中(ppt p.52)的一張表示圖)。
[註6] Notes from METS Board Meeting at DLF Fall Forum 2006

[其他參考資料]
Interesting Cataloging Links - 2-8 September 2007ALA 2007: Metadata Presentations (Cataloging Futures)

More ruminations on compoundness and complexity (and metadata)(eFoundations)


1... 2

2007/09/07

圖書館在轉變中

無疑地,圖書館在轉變(或稱轉型)中。圖資人對現今自己的定位、立場或價值尤應有所省思及確立。
.
看了大陸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陳傳夫教授演講的投影片(連結),題目為:圖書館業態的變化與趨勢[註],講者提到了:圖書館起變化的因素、為何要考慮變革、及圖書館(業態)的趨勢。現摘錄其中一些令我印象較深的文字:
.
※圖書館面臨新的服務需求
E-science與數字化獲取、網路技術與海量信息服務、協同科研與集成化服務、研究效率與知識服務、網絡協調與個性化平台;[亦即]多元化、遠程、數字化、個性化、知識、全球化[之需求]
.
※圖書館職業的使命:應用信息技術
網絡的發達導致對信息迫切的需求、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期許愈來愈高、期望能提供更多更快速更高品質的服務、期望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圖書館的人力資源卻無法增加、預算提高不快,但書刊資料的成本卻很快、讀者對電子出版品的高度需求、館員希望參與決策過程,在工作上獲得成就感
.
※信息資源獲取仍然存在很大困難
時間障礙、渠道障礙、費用障礙、手續障礙
.
※ [圖書館界]觀念的缺陷
基於圖書館的服務、基於文獻的服務、對讀者需求的誤解、對變化的抵制…
.
※服務創新基於什麼
讀者來圖書館僅僅查找本館資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僅僅利用本館藏書滿足讀者需求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
獨立建設館藏的時代已經結束
.
※圖書館趨勢
嵌入社會、資源整合、館際聯盟、數字化內容、讀者中心、權威服務
------------------------------------------------------------------------
.
在“促進圖書館業態變化的因素”這段中(ppt p.30)提到“其他信息行業的競爭導致圖書館出現‘去職業化’危險”(可參見賴博瑞[library?]圖書館出現“去職業化”危險一文)。此外顧敏先生也提到“變換化管理”( library transformed management)(文章)。
.
我覺得在實體(物理性, physical)圖書館的使用日益沒落時,圖書館的個性、核心價值、文化機制…或所謂權威服務是不能失掉的,如果具有一種獨特性、不可取代性,就好像網路時代中的“紙”(包括紙本書籍)仍被普遍需要著。在社會結構、科技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相互影響、牽制下,及圖書館、出版商、讀者間生成的新關係下,圖書館或館員這職業應不致消失,而是與相關行業更重疊、界線益模糊。與其因所謂“去職業化”而恐慌、感受威脅,不如圖書館及館員把握此契機來作轉變/轉型(to transform)。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圖書館面臨新的資服期望及使命,館員要學習充分的、合宜的知識技能、圖書館管理者則應體認到實施人員訓練培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這種種對圖書館界而言,何嘗不是種提昇與進化(evolution)呢!
.
[註]我僅看陳教授演講的投影片,另有一篇同名文章刊於中国图书馆学会的《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第3期),應較詳盡。

2007/08/31

IFLA 2007年會的一些訊息

國際圖書館聯盟(IFLA)2007年年會(亦稱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 WLIC)已於2007.8.19-8.23在南非德班舉行,此次會議主題為"Libraries for the future: Progress, Development and Partnerships"。以下列出與資訊組織較相關或令我感興趣的議題,若想看詳細的會議議程及報告、文章可連結到這裡
.
[場次#‧題目]
#75 Division IV (Div.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有主席Barbara Tillett及曾蕾等人的報告,去年的協調會議(CB)記錄見此處
.
#83 Division VIII wit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1)
Advancing LIS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views from LIS educators and practitioners
LIS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of Taiwan, Korea, and Japan CHIHFENG P. LIN (Shih-Hsin Univ., Taipei, Taiwan) 是林志鳳老師的報告。
.
#145 Cataloguing
Cataloguing Partnerships: principles, standards and projects
Consolidated ISBD: A Step Forward (中譯:ISBD统一版的发展历程) ELENA E. RODRÍGUEZ (Spain) and D. MCGARRY (UCLA, USA)

5th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Experts for an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Code Barbara B. Tillett (LC, USA) [註1]
.
#147 IFLA-CDNL Alliance for Bibliographic Standards (ICABS)
Libraries contributing to web 2.0
Don't turn off the lights, yet! CAROLINE BRAZIER (The British Library, UK)

Library of Congress controlled vocabularies, the Virtual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File,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Semantic Web BARBARA B. TILLETT and COREY HARPER (LC, USA)

{大意)將圖書館使用的控制詞彙(如:LCC, LCSH,LC權威檔,各種索引典…等)在Web上能發揮效用,以助益使用者查尋相關資訊。在往語意網方向邁進時,除RDA與DC社群合作[註2]將書目資料轉譯為RDF架構外;在控制/權威資料(controlled vocabularies/authority information)方面,利用語意網的標準/技術(如:OWL, SKOS)來表示這些控制/權威資料。控制詞彙對語意網是有用的,相對地,語意網技術對控制詞彙也是有益的。
Virtual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File (VIAF,虛擬國際權威檔)的初期測試已完成,它是國際共享的,連結世界主要權威檔供免費取用,它有助減低編目費用、增加網路搜尋的精確率。

Reaching new audiences: the People Australia and Picture Australia projects at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PAMELA GATENBY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Australia)
.
#157 Classification and Indexing
Partners for subject access to bring libraries and users together
User tagging of library resources: Toward a framework for system evaluation JONATHAN FURNER (UCLA, USA)

Taxonomy Directed Folksonomy: integrating user tagging and controlled vocabularies for Australian education networks SARAH HAYMAN and NICK LOTHIAN (education.au, Adelaide, Australia)
.
[註1]IME ICC5 網頁,最近的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Principles 草案版本見此
[註2]參見RDA新動向
.
[參考資料]
Cataloging Futures (blog)
Keven's blog

2007/08/15

華山、太平山

其實華山與太平山沒啥關係,但對我而言兩者是有些關係 -- 老火車的鳴聲及難以抹去的日據印記。
.
華山

初中之前都住在杭州北路,父親工作機關的宿舍,離華山車站很近,記得

.....凌晨時分火車的汽笛及輪軌的聲音沁入睡夢、
.....遙望夏夜天空,閃爍的星星如此清晰奇妙,讓人想昇空一探、
.....夏日週末傍晚,沐浴完站在小凳上擦身,從木屋的小窗望見酒廠高聳的煙囪(圖1),外壁的鐵爬梯清楚可見、
.....夏日午後與同伴們[註]竄到新建辦公樓房內玩,站在欄杆邊,風揚起了髮梢 … .

如今重訪出生地,已是滄海桑田,慶幸華山文化園區保住了那煙囪。


1.... 2
1. 試圖補捉兒時煙囪的影像
2. 太平山的日本人伐木(取自
http://www.ettoday.com/2004/12/05/11063-1723063.htm)

太平山

日前遊宜蘭太平山,早餐後獨自走到文史館及鎮安宮,雨後的早晨、無遊客的清靜。讓人想到日本人曾在此伐木、在此建屋,而今身處群山萬壑中、似有遺世獨立之感,念時空悠悠。

是否曾有人或物自太平山乘火車至華山下車呢?

[註]娟娟(麗娟)、東東(曼東),我是小咪(媄)。

2007/08/11

Gorman對編目的一些看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006.04)上有一篇Michael Gorman先生的文章Cataloguing and The "Third Way" An Essay on Bibliographic Control in the Digital Age (編目與第三種方法 : 一篇關於數位時代書目控制的文章)。在傳統編目(耗時、昂貴)及搜尋引擎(缺點為檢索結果巨量、排序及精確率都有問題)之外的第三種編目方式 -- 使用詮釋資料(metadata)的編目方式。
.
作者認為傳統(如AACR2 等)的原則及標準仍適用於描述電子資源,需要做的是建立有效及實用的規則及解說。所謂“原則”指內容詞彙的一致及控制,及標題識別的明確性。[1]其他原則還包括:標準(內容)顯示順序、標準的縮寫字 …等等(詳原文P.7首段)。

他說Metadata(如Dublin Core)原本是想結合速度、低成本及檢索的檢全率(recall)與精確率(precision),但將效率與檢索精準建立在廉價/不費功夫上的夢想並未成功,問題在於它的多重性(multiplicity),即有太多不同社群各自制製訂其表綱(schema),共同的基礎很少。另外DC失敗的原因是它的簡化及資料(data)缺乏標準化[2]。而MODS也只是MARC、AACR2等想法的重新包裝。或許沒有什麼“第三種方法”,metadata將要選邊站 -- 增加關鍵字以提昇搜尋引擎的功效 或 演進為數位資源的編目系統(此乃紮根於圖書館編目的原則及標準)。
.
[感想]
有人認為Gorman是菁英主義者[3],但上述他的看法是可作為我們思考當前編目種種問題時作參考。他提到的一些編目則,是無庸置疑的,他也提到 -- 爭論對象要區分清楚,編目規則與機讀格式(或metadata)是不同層次的東西,前者是屬 content (或稱 Data Content/Syntax),後者是 framework(或稱 Data Structures/Semantics)。
.
若再來對照Coyle and Hillmann 的文章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RDA)
Cataloging Rules for the 20th Century ,其中提到RDA草案中可能會導致其失敗的一些問題(即RDA的弊病) [4]:RDA的目標是基於舊有的想法,例如:RDA需能整合舊有(AACR2)的書目記錄、與既有的MARC格式及圖書館系統相容、RDA的對象為“資源”(the resource)是FRBR的媒體展現/單件(即AACR2中前組合式書目記錄的觀念—將媒體展現、作品及表現形的書目/屬性描述都集合在此記錄中)、一些字串的敘述方式(如稽核項:12 posters [12張海報])並不適合電腦處理、聚集相關資源以建立uniform title的方式(即騰寫title的方式)、作品及其衍生作品的關係是用附註的文字敘述、許多館員並不認為較簡單、低結構化(但是更精密的使用電腦處理)的編目方式能提供讀者如卡片目錄般的服務 … 在數位世界裡,作區別辨識很少以文字描述的方式,而是採URI連接技術。總之,目前RDA對書目的描述、處理方式並不能支援機器運用書目資料 (it does not support advanced machine manipulation)。
.
我想RDA之所以要和DCMI合作發展新的RDA[5],主要是想參考更多metadata的觀點與作法,雖然DC仍有許多待改進處。
.
[1] 作者舉例:內容詞彙的一致及控制,如:每個人名或標題被引用時,有標準的形式、是他們唯一的識別符號;標題識別的明確性,如:一份關於立陶宛的資料,會訂標題為立陶宛(國家名),而非波羅地海諸國或東歐。
[2] DC、MODS的缺點也可參見
也談MODS
[3] 參見 Library Views 圖書館的最後一道防線? 我看 Gorman-like學者
[4] 該文這段 Why RDA is Failing Libraries - Goals Based on the Past。
[5] 參見RDA新動向

2007/8/18補充都柏林核心集評鑑(吳政叡)一文也說明了DC的優缺點。

2007/08/06

看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幾篇文章

游園驚夢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历史解读是篇值得參考的文章,想必可作為我們謀求建立自己核心價值過程中的基礎(背景)參考資料。
.
至於對於 Core values of librarianship 之 librarianship 一字所代表的廣泛概念,要用中文的哪個詞彙(圖書館、圖書館職業、圖書館員職業?)表達所引起爭論(見游園另些文章),似乎也代表了有時文字與概念間(在不同文化脈絡中)的複雜對應關係?!

[相關資訊]
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價值 (秋聲Blog)
也談圖書館核心價值 (秋聲Blog)

2007/08/03

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三次會議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簡稱FoBC)第三次公眾聽證會的主題為「與書目資料相關的經濟及組織機構之議題」(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of bibliographic data)(議程及講者之書面資料),會議的背景資料提到:
第一次會議是關於在使用書目資料及如何使用,而有效的資訊檢索(不論經由何種方式)需要的是較多而非較少的[書目]資料(more data, not less),且資料越有權威控制越好。第二次會議提到:為充分實現[發揮]圖書館書目性結構及標準([bibliographic structures and standards])的價值,它們必需成為網路資源、更可被取用(more accessible);與圖書館社群之外的社群充分合作、諮詢,以更新現有的書目性結構及標準。此次會議的目的是要了解成員們(stakeholders)的經濟及組織之相關需求及挑戰(在建立、維護、分享及支持詮釋資料及其標準方面),stakeholders包括圖書館、書目資料供應者、組織(LCPCCJSC-RDA等等)。工作小組想要了解成員們對下述問題的觀點:1)在第二次會議中將編目歸為公共資產(public good) -- 意味它是公共服務、不管其花費。然而,實際上成員們都受預算的限制,成員們有哪些經濟上的挑戰呢?在[書目]品質與經費限制上如何取捨?2)不同類型成員們在編目實作上的相同及差異點、所面臨的挑戰、如何互相協作以面對挑戰? 3)不同的國家性及國際性的組織正負責發展及支持書目標準,這些組織的安排是否支持現今的需求?如何改進? 4)以前的會議討論過應將書目資料充分的融入web的結構內,從設計[者]的角度要如何將資料由“封閉的資料儲倉”(data silos)轉至資料服務(data services)?需考慮組織上及經濟上的哪些因素? 5)LC對於美國及之外國家在書目控制上很重要,在此不斷發展的環境中LC應扮演何種角色?
.
[會議摘要]重點如下:
LC正進行一項大的策略性計畫,欲提供更有效率及最佳成本的服務,同時也希望了解廣大圖書館社群的回響。
首先Lugg(一位圖書館顧問)提到書目控制的費用包括:重覆及不需要的工作流程、建立原始MARC記錄、MARC格式、詮釋資料及資料庫的維護、管理待編存貨(backlogs)、失去利用編目專長去創造利益的機會。

演講者們的共識為 -- 為克服編目上沒有效率的問題,在編目上不要追求那麼完美、直接接受其他成員(圖書館、廠商等)的書目資料,不再作校訂。

書目記錄的原始建立者並未得到利用此記錄者任何經濟上的回饋,這是欠公平的。但為減低費用、提高效率,圖書館必須合作分享,然而如何公平分攤書目記錄建立的成本問題還待解決。

有多名講者提到MARC格式的沒有效率及重覆性的缺失。

數位館藏的待編存貨(backlogs)不易察覺,更值注意。

Lugg也談到“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意即圖書館應將人力從例行事務轉移至能創造價值的機會上,將編目專長用於特殊館藏、機構典藏、學位論文、非MARC詮釋資料計畫…等。

來自PCC、索摘服務者(A&I)、LC等人都提到加強與廠商、出版者或國外相關單位的合作,以改進書目控制的效率問題。對於有些圖書館因無法付得起成為OCLC會員[所需]費用,OCLC正謀求解決之道,讓其服務可廣泛被利用。

利用上游([資源供應者,如出版者…])已有的詮釋資料,再由其他團體增加價值,這樣可獲廣泛收益。

LC說明其重整採編工作流程以提昇效率,技術工作人員(technicians)負責記述編目、專業編目員的重點在權威控制、主題分析、分類及數位資源。這需要更多人員熟悉編目實作,也涉及教育訓練及其經費的問題。

有人提到需鼓勵圖書館(機構)建立最初(第一筆,original)的書目記錄供大家分享,而不是等著其他圖書館來建立,並建議OCLC採報償初建者的方式。

自動化的措施(如:自動索引程式)有助提昇編目效率,該種程式能提供建議的索引詞彙以供編目員作抉擇。

Karen Coyle也有兩篇文章[1]報導這次會議,摘要其中重點:

會議大部分在談論編目的高昂費用(high cost of cataloging)。建議的解決方法主要有下面五方面:
1. 願意接受“不完美”(imperfection):抄錄編目(copy cataloging)不再作進一步檢查、只去注重那些對資訊檢索重要處([重要的書目資料])。
2. 花較少精力在容易的項目上(如:新近出版的書),如此才能花較多精力在特殊的項目上(如:檔案類或數位資料)。
3. 使用採購資料時書商所提供的編目資料。
4. 尋找新的夥伴:建議圖書館與出版者(在供應鏈早期即)合作建立詮釋資料。
5. 加強合作編目。

然而,會議上許多言論顯示要在真實世界中實踐上述這些建議是何其困難。另外,有趣的是 -- 無人願意放棄權威控制(authority control),甚至想要擴展應用到其他領域(如:論文資料庫)。會上對於社會性標籤(social tagging)的構想有負面的反應。對於利用全文(full text)於編目上([產生書目資料])的可能性並沒有很多的討論。

總結而言,看來並沒有一個解決方法真正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許多建議是屬細節性的,可減少些許編目的時間,但並沒有真正改變我們[原本]做事的方式,[也就是]沒有真正革命性的想法被提出來。

------------------------------------------------------------------------------------------------
看了上列資訊好像沒有太大突破性,倒是Yee對WGFoBC的書面意見(testimony)[2]值得大家反思,她提到構成圖書館專業基礎的兩個重要元素(專長)為 -- 傳播知識;人為的資訊組織(human intervention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only known as cataloging)。圖書館專業的大目標是教育民眾、保存文化記錄及支援學術研究 … Google及亞馬遜(Amazon.com)是商業團體,他們的目標是營利而非上述圖書館追求者,他們為增加利潤是會限制人涉及的資訊組織[行為] … 最後她提到我們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網際網路,而是眾多圖書館員及領導者,他們不能抓住此專業及資訊組織[行為]的本質、有著低落的自身形象、目錄設計者不了解書目記錄及使用者的性質 …(the threats to our profession are not from the Internet per se, which is just another tool we can use to do our jobs better... The real threats are posed by the large number of our fellow librarians, including prominent leaders in the profession, who do not grasp the nature of our profession and the fact that human intervention for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is at its core; the low self-image those librarians have; and the failure of online catalog designers to learn about the nature of catalog records and the nature of catalog users …) 。將資訊組織的工作交給追求利潤的商業團體,對大眾能自由及平等取得資訊(資訊乃社會共同資產)是不利的(窮者無法取得一些資訊),圖書館應作民主地取用資訊的把關者。(部分為意譯,請參閱原文最末段)

[感想]
圖書館與Google等商業性資訊服務團體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我想這點圖書館界的人們不能不察。我們亟需改革現用的資訊組織結構與標準,以便切合環境、不致遙遙落後,應取法Google甚web2.0等運用的科技、觀念或精神,但這還不夠,圖書館服務應有更大的面向、理念與使命吧!

[註1] Meeting 3, BrieflyFoBC Meeting 3, Detailed Notes
[註2] Will The Response Of The Library Profession To The Internet Be Self-Immolation? (圖書館專業對網際網路的反應是種自我犧牲嗎?) by Martha M. Yee, with a great deal of help from Michael Gorman

[其他參考資料]
Cataloging Futures (blog)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of Bibliographic Data (Schenizzle blog)
LC研討未來的書目控制問題 (秋聲Blog)
LC未來的書目控制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摘要 (秋聲Blog)
rev on 2007/08/04